当前位置:朱砂小说网>现代都市>故都情缘> 263* 上海外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63* 上海外滩(1 / 1)

上海外滩一栋老式大楼的四层是上海宇晨设备外贸公司,它的前身是机械工业部设备进出口公司华东办事处。当时主要承担国家计划内的机电设备进出口业务。现在改变国家控股的内外贸股份有限公司。在西欧业务部办公室临窗的一张办公桌,是给新来的李根生准备的,他第一天进来就被这宽大肃穆的办公室气派震住了。他抬头从窗子向下看,密密麻麻排列拥挤的车辆沿黄浦江西岸川流不息,黄浦江上各式轮船不时鸣笛,顺江驶过。外滩耸立着一座座高楼大厦见证了上海百年的发展历史,这些大楼历经百年的西式格调的建筑,显得有些过时,但它们的气派依然透露出当年的雄姿。

根生再放眼向黄浦江的东岸看去,建筑低矮,景象沉闷。不过听说浦东开发国家已经批准了,不久的将来那儿将成为上海新的建设中心。

根生从老家到故都上大学,别的地方还没有去过。现在一下子来到上海的外滩上班,他感到眼花缭乱,不知怎么适从?环境的落差太大了,故都跟大上海比当然不在一个水平上,近代以来上海一直是中国最大的经济城市。故都与上海气候生活大相径庭,所以开始根生一时感觉不适应。

公司因为是老单位,过去是部级下属单位的办事处,所以各方面条件还是不错的。在市郊还有一栋小楼,是安排外地来工作的职工住宿的。楼里还有一个招待所,过去是部里招待来上海办事人员临时住的地方,现在住在这里的公司职工想吃饭打热水招待所都接待。职工住的房间住三个人,每天早晚吃饭自己解决,中午餐是公司订的工作餐,由餐馆送到办公室。

根生所在的部门共有二十多人,最近几年老人逐渐退休,基本换成了中青年人。平时上班各行其是,办公室鸦雀无声,客户来谈业务到小会议室,中午吃饭大伙也习惯挤在小会议室。

西欧业务部的部长是姚长江,他算公司的老中层干部,再有三年就该退休了。他是上海交大老大学生,按他的水平、学识、能力干到这个岁数上早该是经理级人物了,可是他就是升不上去。据说他不太会来事,性格古板,处理人际关系重原则少感情,这与江南人的性格很不一样。

现在市场开放搞活,大大小小的外贸公司如过江之鲫,但是像宇晨公司这样有实力的公司却很少。它经营的都是高精尖的设备,所以对公司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很高,既要有专业的深厚知识,还要有突出的外语水平。公司历来进的人都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大部分家庭背景也不错,像根生这样出身西北贫困农村的还是头一个。

姚部长在办公室是绝对的权威,他对年轻人要求很严,常常开会对大家训话:“你们年轻人,时光大好,我们公司以后的发展就全靠你们了。现在抓紧工作学习,以后才能担此大任,我对于你们有些年轻人是不满意的……”

说完之后他又说起去年公司发生的一件事:“现在不懂新技术就要吃大亏,去年公司因为对新的光电技术了解不透,结果签合同疏忽了,最后让我们的客户损失了几十万元。几十万元!同志们,这得工人生产多少产品,农民要生产多少东西才能换回来呀?这个铁的教训提醒我们,必须努力迎头赶上世界新技术的潮流。”

根生他们进公司培训一个月,总经理也把这个事讲给大家,用意是一样的。

这样的话他常常挂在嘴边,大家都不敢反驳他的话,除了他是老资格,其实他说的话都十分正确。

十年内乱使我们的经济建设耽误了可惜的时间,不仅是事业发展,更重要的是损失了一代的人才。就拿公司的情况来说,老一辈的业务骨干都已年过五十,许多人陆陆续续也将几年退休。而最近几年招进来的,不管是回炉的大学生或是工农兵学员工作以后明显基础太差。而公司面临的局面,过去按计划经济引进的项目基本都属于基础性的传统产业,而现在工作的内容是新兴战略性产业,信息产业,电子产业……等都是我们过去没有接触过的东西。

所以姚部长大声说:“公司靠我们这些老人不行啊!都五十多岁的人接受这些新东西心有余力不足啊!希望全在你们身上。”

根生是恢复高考以后几年才毕业的大学生,总体素质比前几年教育才恢复毕业的大学生普遍要高。根生听后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工作,要学习掌握最先进的东西,上对得起祖国人民,下对得起父母家人。

来上海之后除了工作认识的人外,他不认识任何人,这样业余时间他基本都是这样安排。早晨从宿舍赶到公司上班,如果时间早他就主动打扫办公室的卫生,中午饭后在办公室迷糊一阵。下午下了班就回宿舍吃晚饭,他很少上街也不买什么东西,因为他要把工资精打细算,除了自己生活他还要接济老家父母,因为弟弟要上学,母亲要看病。

但是根生对自己目前的情况很满意,他毕竟算熬出来了。

这个小楼一二层是招待所,现在他们已经单独划分了出来,独立从事商业活动。不过房屋的产权是宇晨公司的。三楼住的是公司的女职工,四楼住的是男职工,许多人都有电磁炉可以自己做饭。

根生是一个处事活爱给人家帮忙的人,招待所职工基本都是一些老年人,人一老就爱唠叨。根生没事爱和他们搭话,这样一来二去就熟悉了起来,凡是招待所有些出力活,老人们爱喊根生帮忙。他想自己闲着还是闲着,力气是用不完的,所以每次帮忙都很积极。时间久了,招待所的人主动把根生穿脏的衣服要去洗,热水让他随便用,灶上做了好吃的东西一定要喊他去吃。根生也不好意思白吃,可是买的饭票才交一点,大师傅一打就是一大碗,搞得根生很不好意思。

晚上没事他就在房间学习看书,时间长了公司其他的年轻人就喊他出去玩,根生基本上都推辞了。当然去玩耽误时间是一回事,大家聚在一起能不花钱吗?根生想自己不能跟别人比,还是能省一个算一个吧。

来上海半年他只去过豫园、南京路、淮海路各一次。有一天下午下班他没有直接回宿舍,而是在外面吃了一大碗排骨面,踏着夜色去黄浦江看夜景。可是转到外滩临江的一边,一排排石条凳上挤满了人,男男女女全是年轻人,他感到好奇就转了过去,一看吓了一大跳。就一块不长的石凳上却能挤上两对或三对互相搂抱的年轻人。他听不懂人家说的上海话,却明白这些年轻人是在谈恋爱。在大庭广众群众睽睽注目的情况下,年轻人却旁若无人,根生笑曰:“这是天地下最开放的恋爱了!”

以后他很少再去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