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82章 技术探讨(1 / 2)

在司南辅助驾驶系统项目的办公室,周董事长对着一群博士、研究生和工程师们就是一顿上课:“以前计算机只能做存储和算法,现在经过多年技术发展,计算机也可以拥有某种程度的智能,但这种智能并非是它可以像人类一样创造性思考,而是基于优秀的数据库资料,进行另类的筛选。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全球众多车企、供应商的智驾系统都是如此,有部分可以技术进阶的智驾系统,也是基于数据库的优秀数据增加,才能够进行升级。

而我们的司南辅助驾驶系统,最初也是在这一基础上进行开发的,但是我们需要【司南】进行思考,不是基于数据库当中的场景抉择升级,而是像我们人类一样思考。

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司南】才能够更好的综合利用激光雷达、视频雷达的数据信息,在最短时间内做出最优秀的判断。

从现实数据来看,驾驶员注意力不可能长时间保持,并且驾驶员也不可能和激光雷达一样,保持高精度、全天候工作能力、抗干扰能力强以及其他功能。

毫米级的距离测量精度,速度分辨率可以精确到厘米每秒的变化,能够在夜间无光和低光照条件下正常工作,这都是人类驾驶员无法做到的。

所以我们的目标是要将司南辅助驾驶系统开发升级成为一种可以彻底代替我们人类驾驶的智能AI……

近段时间,我们的车主也反应了一些无图驾驶时的一些问题,比如操作保守、不愿意主动变道、加减速控制不够人性化,太过于强调安全,我们要听,但也不能全听。

【司南】还在培养期,我们不能将过于激进的策略放到它的逻辑程序当中。”

新科集团软件系统工程部门负责人张俊平,当初在辅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担任研究生导师的时候,主要研究方向就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图像处理、生物认证及智能交通。

自从被周瑜带着一起搞司南辅助驾驶系统之后,就像是一个新科集团的一位普通扫地僧被安排到了藏经阁工作,每次只要有周瑜或者其他教授院士对项目成果有其他看法时,第一反应就是沉下心记录看法,一边学习一边总结。

哪怕他是项目负责人,张俊平也不会在没有认真思索对方提出的看法时,就一味的否定对方,以此来保护自己的权威。

等到周瑜讲完之后,张俊平才皱着眉头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董事长,我有一个问题,【司南】的确还处于培养期,但我们不给它提供激进的策略,那么它的逻辑程序一直如此按部就班,我们的用户群也会有相当程度的不满。

毕竟在地下车库限速还没有行人走动的速度快,在乡间小道、村镇县城的国道上,根据标识牌严格保持在40至80公里每小时之间,前者方案已经有很多用户在新科汽车论坛和客服渠道反馈,希望能够加快速度。”

听到张俊平的问题,周瑜几乎没有任何停顿,就回答道:“三小时回到家和三个半小时安全回家,如果不是有什么紧急情况,我会选择后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