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7章 有心、无能(1 / 2)

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两兄弟当时很受宠,受宠就算了为官还胡作非为。

所以被当时的宰相魏元忠多次上奏弹劾,于是怀恨在心的张易之、张昌宗两兄弟找到了担任凤阁舍人的张道济。

要求他诬陷宰相魏元忠谋反,结果怕死的张道济还真就答应了。

虽然后来张道济在朝堂对峙的时候直接改口拒绝指控宰相魏元忠,但是最终还是和宰相魏元忠一起被武则天贬官。

也就是传说中的流放岭南。

张道济另一个毛病就是贪财,姚元之生前和张道济政见不合,且积怨颇深。

姚元之担心他死后被张道济毁名声,所以让自己的儿子在张道济来吊唁的时候奉上大量的金银财宝撰写碑文。

结果张道济收到大笔的金银财宝之后答应了这个请求,在碑文中,张道济详细的叙述了姚元之的生平。

大大的夸奖姚元之生前的政绩,把姚元之夸得天上地下绝无仅有,据说那篇碑文是当时最好的一篇墓志。

而实际上呢,张道济和姚元之生前已经是水火不容,恨不得对方名声尽毁。

这篇碑文一出,张道济自此以后就再也没法说姚元之的坏话了,毕竟碑文里你怎么夸的,你就得认,不能打自己的脸吧。

虽然张道济喜欢钱但是没贪污,虽然曾经受胁迫差点干错事,但最终及时悬崖勒马。

整体来说张道济身上有些污点,但是也是一名政绩非常卓越的贤相。

随后王修缘再次拿起另外两块龙尾石砚查看起来。

不过不出所料,一块是唐朝名相宋璟的使用过的砚台,另一块是唐朝名相张子寿张九龄使用过的砚台。

王修缘嘴都笑的合不上了,因为无论是宋璟还是张九龄都堪称是一代传奇名相。

宋璟在公元680年中进士,那时候他才17岁,当时的皇帝是唐高宗李治。

直到开元二十五年才去世,已经是唐玄宗时期,中间历经了五位皇帝。

为官期间公正无私、为官清廉、敢于直言进谏,在开元年间与姚元之同心协力共同辅佐唐玄宗李隆基管理大唐,创下了开元盛世的好场面。

满唐三百年,唐朝的宰相大多都非常的靠谱,更是被后人总结前有房杜、后有姚宋之说。

而且宋璟能诗擅赋,《新唐书·艺文志四》收录了宋璟的文集十卷,《全唐诗》收录其诗篇六首,《全唐文》收录其文章十八篇。

同样是文采斐然的典范,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为官的时候造福了天下百姓。

至于张九龄那就更不用多说了,也是年少成名春风得意的代表人物。

二十二岁就高中进士,也就是公元702年的时候,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就被委任中书侍郎一职,成为名副其实的宰相。

为官期间张九龄也是造福一方百姓,到了朝廷中枢也是任用贤臣,官声非常的好。

不过相对于他的官运亨通,张九龄在诗词歌赋方面的名声更大一些。

张九龄七岁的时候就能诗善赋,单单是《曲江集》中就收录了二十卷他的文章。

《晚霁登王六东阁》、《感遇》十二首、《望月怀远》、《湖口望庐山瀑布泉》、《咏燕》、《赋得自君之出矣》《答陆澧》等一系列上了教科书的诗都是他的作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