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见沙正阳若有所思,姚莉倒是帮沙正阳解了围。
“小沙,都一样,咱们宛州是老城市,发展慢了,贷帐多了,所以财力一摊薄,就更顾不上了,公安局还算修了几栋房,可我们检察院就只能跟着市委市政府的干部们一块儿排队挤了,更惨呐。”
“嗯,宛州这几年的确发展慢了,比起汉都距离在拉大,我去过涪岗和昭阳,都比宛州发展快,城市面貌也比宛州好,这都需要财力支撑。”沙正阳也只能说点儿这些没盐没味的话,“不过宛州条件好,只要发展起来,就好了。”
“小沙,你这就是在安慰我们了,宛州自然条件好也不是这几年才好,从古至今都好,这能不能发展起来,关键还是看领导。”常磊笑着道:“算了,说这些没意思,你还是将就着烧点热水擦拭一把吧。”
各归各位。
沙正阳简单洗漱了之后,也就直奔林春鸣居所。
林春鸣住的地方在距离他所居住的小区不到五百米的一处平房宅院中,这里是原来老宛州地委领导的宿舍区,有大大小小七字能力,四是最好年龄不要太大。
最后一条沙正阳也问了林春鸣的具体标准,林春鸣的回答是最好在三十岁以下,看来他在汉都对展涛这个秘书还是比较认可的,沙正阳就只能按照展涛的标准来寻找。
市委办这边三十岁以下的人员不多,要么就是刚参加工作一两年的大学生,沙正阳觉得林春鸣恐怕不太喜欢这类太过于稚嫩的角色,三十多岁的干部倒是不少,但又不符合林春鸣的标准。
沙正阳自己大概勾勒了一个标准,大学毕业,最好是中文、历史、政教这一类文科类毕业生,男性,三十岁以下,工作三年以上,有办公室工作经验,形象气质合乎标准,文字能力上佳,头脑清晰,思维敏捷,勤学肯干。
后面几条有点儿抽象,不太好认定,但是前面几者可以筛掉不少。
郭向阳的工作效率很高,很快就已经让人给沙正阳送来了几份简历,基本上都是来自市委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统战部这样的部门中,也有包括市教育局以及宛阳区和龙陵区的一些人选。
粗略的看了一遍,应该说看上去都不错,能够被各部门推荐过来的,当然都是优中选优的,如果不是林春鸣初来乍到,宛州市委这边和林春鸣都不熟悉,这份工作也轮不到沙正阳来。
下午的市委办机关党委扩大会,除了机关党委委员外,还包括各处室的负责人,明确了沙正阳的工作分工,协助郭向阳副秘书长分管秘书一处和综合一处,同时还要主持市委政研室工作。
市委政研室另外一名副主任向文广已经五十好几了,还有一年就要退二线,早就开始了他的喝茶看报钓鱼下棋生活,所以也乐得清闲。</content>
本书来自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