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朱砂小说网>玄幻奇幻>唐残> 第525章 尽是将军镇抚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25章 尽是将军镇抚功(1 / 2)

<!doctypehtmlpublic"-//w3c//dtdxhtml1.0transitional//en""

<htmlxmlns="

<head>

<title>唐残-第525章尽是将军镇抚功-武侠修真-jieqicms</title>

<metahttp-equiv="content-type"content="text/html;charset=gbk"/>

<metaname="keywords"content=""/>

<metaname="description"content=""/>

<metaname="author"content="(jieqicms)"/>

<metaname="copyright"content=""/>

<metaname="generator"content="jieqi.com"/>

<linkrel="stylesheet"href=""type="text/css"media="all"/>

<scripttype="text/javascript">

<!--

varpreview_page="

varnext_page="

varindex_page="

vararticle_id="41471";

varchapter_id="23018541";

functionjumppage(){

varevent=document.all?window.event:arguments[0];

if(event.keycode==37)document.location=preview_page;

if(event.keycode==39)document.location=next_page;

if(event.keycode==13)document.location=index_page;

}

document.onkeydown=jumppage;

-->

</script>

</head>

<bodybgcolor="#f6f6f6">

<divid="adtop"><scripttype="text/javascript"src=""></script></div>

<divid="headlink">

<divid="linkleft"><ahref="cms</a>-><ahref="书库首页</a>-><ahref="唐残</a></div>

<divid="linkright"><ahref="上一页</a>|<ahref="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i>

&quot;&gt;"target="_blank">http://qidianchuangshi.kuaicai.com:11311/modules/article/reader.php?aid=41471&quot;&gt;</a>返回书目&lt;/a&gt;|&lt;ahref=&quot;下一页&lt;/a&gt;|&lt;ahref=&quot;target=&quot;_blank&quot;&gt;加入书签&lt;/a&gt;|&lt;ahref=&quot;target=&quot;_blank&quot;&gt;推荐本书&lt;/a&gt;|&lt;ahref=&quot;返回书页&lt;/a&gt;&lt;/div&gt;

&lt;/div&gt;

&lt;divid=&quot;title&quot;&gt;第525章尽是将军镇抚功&lt;/div&gt;

&lt;divid=&quot;content&quot;&gt;当周淮安处理完满脸感恩戴德的大商人王婆先,与当场拍着胸口发誓要竭尽满意的广府茶行代表刘知谦,短暂的会见之后;又顺势要来资料查看起近期相应的生产报表和收支账目。

现在太平军除了粮食及其相关作物之外,各方面的产能依旧在不断的叠加当中,然而很大一部分都被体制内部的各种需求,以及扩大规模的再生产,给分流、吸收和消化掉了;

所以无论是治下经过休养生息,正在逐步恢复起来的市场潜力挖掘;还是相应对外贸易渠道和收益,却是还不远足以达到了一个饱和的临界点。

只是在这其中比较刺眼的,乃是一个始终堪称无底洞的亏空项目。也就是太平军相关的军工生产和研发方面,长期以来可以说是净支出,而相对于军民两便的后勤生产体系而言,严重缺乏变现和直接回馈的稳定来源。

所以前些日子才要在地方尚未完全平定,人力物力都相对紧张的情况下,依旧分拨兵马打通武关——金商道,来抓住黄巢北上中原的机会,努力拓展关内和关东义军的市场。

这也是眼下唯一一个可以大宗售卖军工产品,并获得相对丰厚回报和长远影响力的势力、阵营了。当然,根据报表上罗列卖的图表对照,时下卖得最好可不是那些耐用的刀枪剑戟,而是弓弩及其配套的箭矢。

没错,就是弓弩箭矢,尤其是使用相对简便上手的各色弩具;无论是单兵使用的擘张弩、角弓弩、木单弩、竹竿弩,还是需要两人乃至数人合力操作的大木单弩,大竹竿弩,伏远弩,乃至大型的绞车弩等等。

道理也很简单,这是某种意义上细水长流的耗材项目。从后世出土的汉朝东海武库账目上看,一个郡的弓才三万张,弩就有四十五万张。这可不是偶然,而代表了某种相对高损耗下不得不维持的备件基础。

为什么古代的弩比弓的损耗率高,一方面是因为弩相对复杂的构件,大大提高了批量制造和维护的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对于各种环境的适应和容错能力;

另一方面,则是发到士兵手中之后,并没有形成稳定而行之有效的长期管理、维护和保养体系。往往一场战斗当中就会过度使用损坏或是被遗弃上相当客观的比例。

当时如今的太平军也不一样了,虽然还是传统冷兵器发展到极致的模式,但是在相应材料和标准上,都已经极力向着后世初级工业化的水准上靠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