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然知道,也对杨戬充满了信心,”通天教主嘴角轻轻抽动了下,“只是,咱们难道都不觉得,这般做其实对杨戬有所亏欠?他付出的是不是太多了些?真的说起来,咱们也不过是在把自己身上的担子推脱出去,没有什么信心担起来罢了。”
“善,”老子在旁缓缓显行,却道,“虽有亏欠,却别无他法。”
“见过大师兄。”
“拜见太清圣人。”
通天教主与天炎道子同时行礼,老子点点头,也并没有再多说什么。
还是元始天尊道了一句:“不管如何,杨戬是我阐教弟子,若今后事不可为,我当会力主保他这颗火种。”
通天教主也轻轻点头:“不错,杨戬确实比你我都要有用许多。”
在远处的云雾之中,玉鼎真人听闻这些,却并未开口为自己徒儿辩说什么,反而若有所思的坐在那,似乎在想着些什么。
老子突然道:“北海之事,最远不过一百五十余载便会有变化,各位道友,该准备之事也当准备了。”
“一百五十余载?”通天教主不由来了精神。
“不错,比我们预计的要快一些,”老子看向天炎道子,“羲和与陆压何在?”
“都已准备妥当,”天炎道子随口应了句,手中混沌钟轻轻旋转,显露出一处大殿中的两道身影。
绝世独立的白衣女子,站在窗前眺望着花园,而面容有些暴戾的陆压道人,则在角落中炼制自己的神通,身边已经有七,偶尔也会跟着师父下山化缘,每每走到俗世之中,都会被各种良家、非良家的女子围观。
也没办法,小和尚生的俊俏,也颇惹人喜爱。
原本,小和尚玄奘会按他身上的剧本,一步步长大、精研佛法,而后再踏上西游之路,开启一段漫漫正途。
佛门也对玄奘颇为放心,就算安排了数位高手暗中保护,这些老僧却并不算勤勉,时常会有所疏漏。
总算,玄奘十三岁时,一场不算太大的变故,就这般落在他身上……
那一日,玄奘做了个梦。
梦中他在一处金光烂漫的大寺之中,各处都有佛光、有菩萨之影。
一道身影在天边飞来,落在山下,拾级而上;大寺之中的众佛、诸菩萨尽皆被惊动,在山门之外阻拦。
可大家似乎颇有忌惮,对这个看不清面容的男人根本不敢出手,不断出言辩论,也不断被打回……
终于,到他了。
年轻男人对他笑了笑,提了一个问题。
‘你们佛门有言,放下屠刀则立地成佛,敢问,这话将那些一心向佛、做尽善事却蒙受莫名苦难,甚至只能勉强转世成人的生灵,摆在了何处?’
摆在何处……
玄奘陷入苦苦的思索,睡梦中的他开始辗转反侧,最后猛地坐了起来。
外面天已经亮了。
玄奘不觉出了浑身大汗,便从床榻上翻身下来,到了一旁脸盘架前想洗把脸,但他抬头看了眼铜镜,却是心底一颤。
铜镜中,一个身着白色袈裟的年轻僧人正含笑看着自己。
猛然回头,身后空无一物,而玄奘再次看向铜镜时,那人竟已经站在了他身后。
“你、你是何人?”
玄奘身体几乎僵硬住。
本书来自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