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没什么钱,按说瑞王不该不知道,所以,即便想要宣扬皇家仁德,也该跟太子一样,想个不丢面子又不伤里子的办法。
比如太子亲自前去,这就是无上的尊荣,是多少银子都买不来的尊荣。
最重要的一点,还不用花太多银子,简直是两全其美。
相比起来,瑞王的建议就显得不识大体又不懂事了。
但念在瑞王也算是一心向善,且也算是为了皇家脸面考虑,因而惠帝即便不怎么高兴,也没发韬、杜奕衡、林子轩等几个人,就上山了。
饶是如此紧赶慢赶,等太子一行到了山上,普云大师也已经进行韬几个跟随方丈一起去了行韬他们几人,所以,没有人对这一幕表示异议和惊讶。
太子甚至在心中暗道他想的果真没错。
普云大师的舍利交给安笙,一定是普云大师的遗愿,否则弘济寺一众僧人绝对不会同意。
而这样看来,盛大的水陆法会只怕也难,不过毕竟是太后宏愿,他总要安排。
弘济寺虽说是佛寺,但到底在南诏境内,天子脚下,有些事自然也要求全些。
至于水陆法会上不见普云大师佛舍利这种事......相信寺内僧人会有解决办法的。
安笙拿到普云大师的佛舍利,便捧着离开了。
她还要去收拾几件普云大师的旧物,然后带着离开。
太子并没有拦她,就连陆铮也没叫留下,只远远地摆了摆手,让他先去忙。
文韬看着安笙行尸走肉般的模样,不禁暗暗担心。
当然这担心只是单纯的身为挚友的担心,并不掺杂任何杂念。
他与安笙相识一场,甚至比陆铮还早认识,情谊自然非同一般。
此时此刻,便是个普通相识的也要跟着哀恸,何况是他?
本书来自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