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朱砂小说网>现代都市>局中局之苍天在上> 87、(三更稍候更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87、(三更稍候更新(1 / 1)

87、(三更稍候更新

卷五87、

市政法委二楼的一间办公室里,一个头发都已经有些花白了的上进行的,大家匿名在内部网上发表意见,这样就避免了以前当面讨论时,大家因有所顾忌、害怕打击报复而不敢畅所欲言的情况……”。

评论员文章指出,这位接受采访的法官可谓是一语道破了天机,匿名是怕遭到“打击报复”,是为保证在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畅所欲言”,于是乎聪明的津川中院法官们发明了“内部匿名上网”的方法,在“内部虚拟世界”进行事关生杀予夺的讨论———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个聪明的举措让中院的法官们都成了“地下工作者”,即使是不想隐身的也不得不披上马甲。

与这些聪明的“隐者”相反的是,一些老百姓在猖獗的黑社会势力面前,比司法工作者表现得更勇敢。万子豪黑恶势力团伙被打掉而未审判时,群众放鞭炮,自发向公安部门送上锦旗是公开的,多名矿工和受害者家属一直没有放弃向有关部门反应实情,直接找到执法部门要求严惩万子豪,态度很坚决并且也是公开的。

国徽、法警、法袍、法槌……鼓不起法官的勇气,现代网络技术掩护了执法者的躲闪和藏匿———内部人员也竟然不知道是谁说了什么话,拿了什么主意,这就是“会上不说,会下乱说,当面不说,背后乱说”的委婉放大,是对人民和历史的不负责任,更是对头顶国徽的亵渎。

评论员宋玉还在文章中指出,执法人员的明哲保身就是对犯罪者的纵容。执法者担心的是“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有了这样的方法沦,“难得糊涂”也便成了处世之道;“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便成了座右铭;“话不说出去,是话的主人;话说出去了,是话的奴隶”便成了哲学经典。

不可否认,这些处事的方法在很多领域都是适用的,有的还是搞好人际关系的策略,但人民法院做为国家的审判机关,也是正义与邪恶的裁决者,如果连法院的法官们都当了老好人,因为怕打击报复便置人民群众的利益于不顾而“活起了稀泥”,那么人民群众期待的公平正义永远也不会到来。

评论员文章最后指出,法官匿名隐身对案件进行裁决,在精神上、思想上、政治上、气势上,已先输给了他所面对的对象,更伤害了法律的尊严……文章认为,在津川政法改革的当口,除此弊端一定会对津川的政法工作大有裨益……

按评论员文章的刊发序言,本来这是一个系列的评论,但不知道为什么,文章只刊发了一期便停止了,法院原本已经组织的学习讨论工作也因此而停了下来。

好在这些问题并没有影响到法院的正常审判工作,院里也再一次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吴仕立一案的重审上。就在今天下午,在先后召开的院审判委员会会议和党组扩大会议上,再次讨论了旁听人员名单的事宜,由于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与热心此案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无党派人士名额的激增,导致法庭旁听席人员严重超额,原有的由人大、政协部份代表委员与由媒体、矿工代表及受害者家属等组成的旁听席的结构被重新分配,党组会上,两个副院长和部份党组成员也赞同“优先保证代表、委员的名额,削减社会媒体、矿工代表及爱害者家属的名额”。

由于赞成和反对双方争执不下,事情便被搁置了下来,杨绍庭此次夜访政法委,也正是为了这个棘手的问题。

为了把省高院和市里交办的吴仕立一案办好,杨绍庭已经有一个多星期没怎么休息了,尽管他的鼾声打得很大,但大脑却一刻也没有闲下来,以至于他都听到了自己的鼾声……

……………………

姚海亮几乎是一口气看完了杨绍庭的报告,他也看了出来,稳重的杨绍庭这一次是真的“着了急”,不然的话也不会给他送上来一份“手写”的报告,从报告上修改勾画的痕迹上看,杨绍庭这次连重新誉写也没来得及……

“一定有人在背后搞鬼”,从杨绍庭给他的报告中,尽管杨没有直说,但姚海亮还是感觉到了——其实他早就已经预料到了,吴仕立的案子发回来重审的事本来就在省检和高院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分歧,如果不是省检坚持要抗诉的话,高院也不会把这个烫手的山芋送回津川,直接改判也就可以了。

对于人为干扰司法这种“人治”的遗毒,姚海亮从来都是深恶痛绝加强烈反对的,无论是什么人,也无论是位于什么样的高位,也绝不可以凌驾于神圣的法律之上。

“小童,做一下记录,请中院的杨院长明天早上七点到我办公室……”

“好,姚书记……”

这时姚海亮看了一眼报告上的时间,又看了一眼秘书小童,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还等什么,请杨院长上来吧……”

“姚书记,我马上就去……

后续连载稍候继续……(下一章16:00更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