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老倒是想保他,对方毕竟是太叔氏的子孙,最重要的是,对方其实没有什么过错,那断后本就是去送死的,能活下来就已经是不易,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可高品当着一群将领的面把话说到了这个地步,让他还能说什么?真要当众力保的话,岂不是让诸将寒心?
他也看出来了,高品是在借机杀鸡儆猴,是杀给诸将看的,更是杀给其他修士看的,让其他修士看到,擅自扔下主将脱身会是什么后果,连太叔氏的子孙也不会放过!
高品这样做,谁都奈何不了他,回报后,皇帝不会怎样高品,器云宗也不会说高品半个不字,搞不好怕高品忐忑为了安抚高品还要说高品做的好,就该严肃军纪!
三道坡重整防御工事。
呼延无恨也在等高品趁势追杀,可高品夺回三道坡后,一点趁势进攻的意思都没有,管你齐军是不是士气低落,也不管齐军人员编制是不是被打乱了而导致战力大减,总之我就是龟缩在三道坡,不贪功,不求进,就死守在这里,你若敢再冒进,咱们就试试看。
最终,呼延无恨撤军了,并下令所有进卫作战的齐军全面后撤,全面后撤回齐国境内,进行战略收缩。
这一路上,呼延无恨露出许多破绽,希望能引来晋军的进攻,可高品下了死命令,所有防线坚守原地,任何人不得贪功擅自进攻,再肥的肉也不许咬,违令者斩!
哪怕齐军回撤已经让出了大片的卫国领地,高品依然不肯趁虚而入去占领,齐军已经远去了,他还要晋军死守在原有设定的防线,就是不许动,其做法简直是变态!
最后连晋国朝廷都看不下去了,这未免小心的有点过分了,这哪是打仗,分明就是缩头乌龟,朝堂上不少人抨击,欲督促高品赶紧趁机占领。
然高品就是顶着压力不为所动,就是坚持原有的战略定力。
他这样一搞,呼延无恨不得不含恨而归,因为实在是找不到下手的机会,高品连一点微乎其微的机会都不给他。
高品的这份沉稳劲,跟韩国的稳当司马金爵有得一比。
待到齐军全面撤回齐国境内后,两军相距遥遥后,高品才一声令下,放弃原有防线,大军全面北上,不费吹灰之力、不费一兵一卒便全面占领了卫国的领地。
这都是后话,而眼前对晋国来说,却是一场大捷,令晋国上下振奋的三道坡大捷!
敌我双方在区区一个三道坡集结百万大军厮杀,高品以三十万守军挡住了齐、卫八十万联军的进攻,并重挫联军,以两万人不到的损失歼灭联军二十余万,典型的以寡敌众,打的漂亮!
而且是斩将夺旗,名震天下的骁骑军军旗落在了晋军手中,呼延无恨的长子呼延保也死在了晋军手中。
更重要的是,震慑西三国的骁骑军无敌神话破灭,骁骑军一战损失三万余骑!
卫国最后的十万人马近乎全军覆没,仅剩千余人不到,卫国已是名存实亡。
消息传回晋国境内,可谓举国欢腾,晋皇太叔雄拿到前线送来的骁骑军军旗高兴不已,当众悬挂在了朝堂上,齐国不灭,就这样一直挂着,以此羞辱齐国,同时下令厚赏三道坡参战将士。
殊不知对高品来说,此战却仍有遗憾,好不容易创造出的有利战机未能扩大化,按他的估想,起码得多灭齐国十万人马,然而呼延无恨不愧是沙场上的老将,富有经验,及时稳住了溃军,没让兵败如山倒的局面扩大化!
若非如此,高品当时还真有可能趁势挥军追杀!
而败仗消息传回齐国后,齐国上下则是人心惶惶,连呼延无恨都吃了败仗?呼延无恨的儿子都战死了?齐国还能挡住晋国的攻势吗?
齐皇昊云图心情沉重,面对呼延无恨的请罪奏章,他也只能是回复一句胜败乃兵家常事!
这个时候不可能治呼延无恨的罪,也找不出更好的人来顶替呼延无恨。
昊云图也有些后悔了,之前不该催促呼延无恨撤兵。
可是面对晋国再次集结的大军逼向齐国,朝堂上给予昊云图的压力也很大,朝臣们的意见不能说没道理。
晋国都要打入齐国境内了,你呼延无恨在卫国那边对阵高品又久攻不下,还卯在那和高品死杠干嘛?既无法取胜,自然要撤兵回援应对晋国对齐国的攻势。
满朝上下的身家性命皆在齐国境内,这个关口,面对家破人亡的威胁,满朝上下凝聚起来的压力是没几个人扛得住的。呼延无恨手上捏着大军,出了事不怕,他们这些手上没什么兵力自保的人,到时候该怎么办?
一旦局面到了一定地步,呼延无恨以大局为重人在远地,是可以弃许多人不顾的,到时候所有人都得仰呼延无恨的鼻息,都奈何不得呼延无恨,到时都只得剩下求呼延无恨的份,人家不搭手救你,你都没任何脾气。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