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朱砂小说网>游戏竞技>日月当空照中华> 第四九四章 文人相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九四章 文人相轻(1 / 1)

在原本的历史上,洪承畴在官场之上就与同僚处不好关系,因为杀俘杀降的事情,在朝堂之上没少受到御史言官的攻击和弹劾,虽然立大功无数,但是始终没有能够进入朝堂,没有进入内阁,这与他的人缘太差有着直接的关系。

也因此,本来想要重赏这几个文臣武将的崇祯皇帝,在刘宗周、刘鸿训等人领衔弹劾洪承畴,朝议纷纷数日之后,终于与内阁、军机处以及都察院,一起达成了共识。

文臣非军功不得封爵的制度不变,同时凡因军功封爵者,子孙无军功不得袭爵的原则也一样维持。

只是崇祯皇帝提议的平阳侯李邦华,变成了平阳伯,而皇帝提议的永宁伯洪承畴、静乐伯孙传庭,这一次,则失去了一战封爵的机会。

三天之后,内阁与吏部、礼部起草呈阅的封赏诏令,经过都察院和六科廊的副署,由司礼监送到了崇祯皇帝的手病怏怏的英国公张惟贤,现在很多事情,年轻的崇祯皇帝都可以一言而决,这种状况在持续一段时间也是不错的。

所以,李邦华就被内阁起草而皇帝批准的一道旨意留在了山西,只能继续北上太原,坐镇围剿窜如晋北的流贼去了。

卢象升带着天雄营,押解着被各部将领挑选剩下的一万两千多名贼军俘虏,启程离开了平阳府。

经潞安府补充粮草之后,出滏口关,然后一路长途跋涉。

他要将这些俘虏押送到登州,然后交由登莱总兵张可大,再将他们充军到瀛洲镇守府辖内的各个海岛上去。

卢象升及其麾下天雄营将领,当然还想留在山西剿贼,毕竟有仗打才能继续立下军功。

可是这么多贼军俘虏在军前,不送走怎么能行,光是一天吃喝拉撒睡的问题,就够李邦华和卢象升头疼的了。

除了让天雄营押解着这些俘虏穿州过府送往登州出海以外,李邦华也想不出别的更好的办法了。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卢象升及其麾下将领们,才突然发觉出洪承畴的高明来。

因为洪承畴的队伍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前后将近三万的俘虏,全数坑杀或者活埋,既不需要到处筹措粮草供他们吃喝,也免除了给他们分田分地进行安置的后续麻烦。

如今攻下了石门关,拿下了贼军老巢神南峪,一战成名的堂堂天雄营主力军队,却只能干一些押运俘虏的活儿,直接就改变了卢象升和天雄营将领们对于收降俘虏这个问题的看法。

当然了,这就是后话了。

当卢象升及其麾下将领们,小心谨慎地押送着大批的贼军俘虏穿州过府赶往登州的时候,洪承畴也根据朝廷的旨意,与前来交接防务的山西镇总兵官王国梁,完成了交接的手续,然后带着陕西总兵王承恩以及赶来会合的参将官惟贤等人马,南下风陵渡,准备渡河回到陕西关中去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