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刚在营地南侧一分为二没多久,就远远看见从南面疾驰而来一大队鞑子骑兵,因为当前数百骑身穿建虏常用的棉甲,所以左光先很快就断定了来敌的身份,他们是科尔沁人。
来者正是科尔沁左翼台吉斋桑的次子察罕及其所部一千二百余青壮骑兵。
当先三百骑是他的心腹精锐,人人披着建虏赠送支援的黄色棉甲。
骑在马上奔驰了一夜的察罕,在清晨太阳初升的时刻,命令部众下马休息了片刻,并利用休息的机会,让人马进食。
只休息了半个时辰上下,心急如焚的察罕,就又喝令部众上马前行。
如果不是遇上陈仁锡率领的辽镇大军,那么今日日暮时分,察罕就能够顺利赶回科尔沁左翼的驻牧老营。
然而现在他的愿望注定要落空。
一路疾驰的察罕很快也发现了前方一两里外的大队骑兵,并且很快就确认了对方的身份。
身穿大红罩衣、披挂锻铁制式板甲、头戴新式环檐圆顶铁笠盔的辽东明军,与头戴箭式无檐头盔、身披铆钉棉甲的建虏八旗军截然不同,此刻奔驰在略有起伏的草原上,非常容易辨认。
见对方明军的数量约莫两千来人,心存侥幸的察罕不仅没有下令调转方向逃窜,相反,还下令道:“跟我冲!加速往前冲!我们一定能够冲过去!”
然而事实证明,妄图加速冲过远处明军拦截的察罕,一脚踹在了铁板上!
当然了,即便是他的心腹部下一脚踢在铁板上的场景,察罕也没有看到,因为在与明军骑兵面对面撞在一起之前,察罕就已经面门之鱼。
如今这少数漏网之鱼已经往南边跑得没了踪影,可以肯定是往诸部联军主力所在之地去了。
而左光先、林朝恩虽然杀光了绝大部分或投降或抵抗的察罕部众,还是颇为有心地留了两个活口。
从这两个特意留下来的活口口中,陈仁锡等人大概了解到几天情况,第一,左翼科尔沁的大后方遭遇某部明军的袭击,损失惨重。第二,率军回援的是左翼科尔沁台吉斋桑的次子察罕。第三,斋桑率领的大军两万人始终没有追上喀喇沁部的主力,如今正在原大宁卫的故地附近盘桓。
斋桑大军有两万人,当然是个错误的情报。不过对东蒙诸部联军所知不多的陈仁锡等人却不敢掉以轻心,同时又由于与热河镇守使曹文诏所部尚未取得联系,因此面对斋桑可能的两万大军,陈仁锡等人也不敢轻易南下。
最后,陈仁锡决定继续按照原定计划前出到老哈河与英金河交汇处立营,同时继续派人南下寻找曹文诏所部,争取与曹文诏所部取得联系,然后再多定夺。
在前出英金河口的路上,辽镇左路的五千大军,经过了敖汉部的驻牧之地,敖汉部留守男女老幼三千人被斩杀殆尽,而左光先与林朝恩在陈仁锡的默许之下,又制造了一座更大的尸塔京观。
考虑到己方的存在肯定已为敌人所知,为了进一步扰乱斋桑大军的军心,这一次,左光先特意放过了十几个敖汉部的老弱,告诉他们斋桑大军的方位,并给他们一人一马,任由他们四散逃去。
</br>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