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大晋430年三月三十日的下午,在宁波城州牧府的一间议事厅内,东南大都督张明奇一脸铁青的对麾下五员心腹大将以及谋士唐焱说道:“第二军团和第六军团在涪州又吃了一场败仗,两个军团这次加起来又损失十几万人,如今第二军团和第六军团在涪州境内,总损失已经超过了五十万,赵连晋和陈洪昕联名向本大都督发来了求援信,大家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吧!”
如今东南厢军为了把涪州境内的东蛮联军撵回十万大山,先后向涪州境内派遣了第二军团和第六军团,总计十四个卫的部队,兵力超过了一百七十五万。
然而东南厢军的第二军团和第六军团,却在涪州境内遭遇了非常大的麻烦,与以青彝族为主的东蛮联军交手了多次,东南厢军这边是败多胜少,仅仅凭借东南厢军的第二军团和第六军团,基本上是不可能把以青彝族为主的东蛮联军撵回十万大山了。
张明奇的话音刚落,周继陵、刘丰宝、吴瓒、樊东英和袁天霸这五员东南厢军的大将,就互相看了看,随后周继陵首先开口说道:“主公,虽然朝廷这次为了让我们东南厢军出兵涪州去抵抗东蛮联军的入侵,把半个苏州送给了我们东南厢军,但是我们东南厢军却犯不着为了朝廷,真的与东蛮联军拼个你死我活,我们东南厢军目前在涪州境内损失了五十多万人,已经算是对得起朝廷了,属下建议可以让第二军团和第六军团暂时退回东南七州进行休整。”
刘丰宝跟着说道:“主公,周将军此言有理,我们东南厢军犯不着为朝廷臣说道:“东南厢军从涪州这一撤兵,朝廷可有些挺不住了,现在朝廷准备任命我为大晋北方大都督,统领黔州、邳州、秦州、襄州、北庭都护府和西域都护府,不过朝廷要求我们破虏军出兵涪州,也就是说,我们破虏军需要把襄州和涪州的东蛮联军,全部撵回十万大山之中。”
张良随即说道:“主公,以青彝族为主的东蛮联军,战斗力可算是非常不俗,不然襄州境内的近卫军团和陷阵营也不会这么长时间,还与东蛮联军相持不下,在涪州的东南厢军也不会因为损失太大而撤兵,而且这次东蛮联军来势汹汹,与以往的小规模劫掠并不同,如果我们破虏军不硬抗东蛮联军的话,说不定东蛮联军在占领了襄州和涪州之后,依然会继续向西推进。”
刘基眉头轻轻一挑,“张良,那你是什么意思?”
张良说道:“主公,既然东蛮联军对大晋的威胁如此之大,这次朝廷只拿出一个襄州作为报酬,是不是太少了一些?”
刘基缓缓点了点头说道:“如今黔州、邳州和秦州都已经掌控在了我们破虏军之手,这次朝廷让我们破虏军出兵涪州,等于是让我们破虏军以后独自应对以青彝族为主的东蛮联军,仅仅一个襄州确实不够,那就让朝廷再加上一个涪州吧!”
襄州州牧冯子恒以及襄州雄易郡太守沈子通,都与十三世家没有什么关系,所以把襄州交给破虏军,十三世家里面的朝廷重臣们,并没有人提出反对。
但是刘基这次又向朝廷提出了必须把涪州也归于北方大都督府的管辖,立即遭到工部太尉孙明韬和兵部尚书韩仁吉的强烈反对。
这两位朝廷重臣之所以如此强烈的反对,则是因为涪州州牧毕墨和涪州庆华郡太守蒋坚的背后支持者,正是十三世家之中的孙家和韩家。
不过当涪州境内东蛮联军又掀起的一轮攻势之后,坚持不住的涪州州牧毕墨和涪州庆华郡太守蒋坚,直接向破虏军发出了求援信,并且表示愿意把涪州归入破虏军的管辖区。
这时候工部太尉孙明韬和兵部尚书韩仁吉也不知声了,于是朝廷正式同意把涪州也归于北方大都督府的管辖。</content>
本书来自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