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朱砂小说网>女频言情>文娱救世主> 第63章 心服口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3章 心服口服(1 / 1)

五月的东京,已经有些燥热。

半个月倏忽而过,所有演员都渐渐进入了状态。

顾诚的理想很远大,但光有理想和干货是拍不出一部好电影的,毕竟观众不是来听导演和编剧讲大道理的。

顾诚为魔改后的《三丁目的夕阳》注入了高大上的意义和灵魂,但山崎贵坚持的“发现生活之美”依然被保留了下来,为电影的神提供骨、肉、皮。

战后十年,摩托开始在民间普及,电视机开始出现,很多惯用的年代剧煽情手法,《三丁目的夕阳》也没有彻底放弃。茕茕孑立的主角茶川在郁闷络相声视频时,开场的告罪垫词儿(说相声的开场白,其实郭德纲说这番话比鲍勃迪伦更早)。

“相声最好就是百八十个人的场子,说的人听的人相互看得清对方表情。这才是相声的魂,千古无同局,就算我倒背如流的段子、拿捏到妙到毫巅的语气手势,如果观众的反应和上一场不一样,我就要跟着调整。跟医生看病、先生授艺一样,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虽然郭德纲最后还是屈服了,为了让更多人认识传统文化,把他的《济公传》放到了优酷上。

这些例子,金成武自然是不知道的,也就加深了他理解时的难度,毕竟思想高度没到这个境界。以至于他总觉得顾诚的理论有一丝像歪理邪说。

观众的反应,对于艺术的表现力真有那么重要吗?单口相声和落语,真的需要互动么?

……

顾诚正准备睡觉,门突然被敲响了,他下床一看,原来是金成武来访。

“顾先生,失礼打扰您了。我有一个问题始终没搞明白,想问一下您,可以么?”

“当然可以,请便。”顾诚很客气地让金成武进屋坐下。

金成武鞠了个躬,诚恳地问:“您说过,这部电影的立意,是在帮助那些‘看上去即将被淘汰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形态’,找到在互联网复制大潮冲击下,之所以没法被复制的细节和灵魂是这个立意么?”

“当然,我说过很多遍了。”

“那你为什么用的是扶桑人五六十年代、电视被普及时这个时代背景来阐述问题呢?众所周知,电视对内容产业的冲击,和互联网对内容产业的冲击,完全不是一回事。如果电视都能形成那么大的冲击,那还用我们现在在这儿讨论‘拯救互联网复制大环境下传统艺术存在价值’的问题么?”

金成武原先也总结不出问题究竟在哪儿,是刚才反复读剧本,加上如今跟顾诚聊天之后,他豁然开朗临时想到的。

因为电视时代的普及,就让扶桑那么多传统文化被“电视带来的无复制成本马太效应”冲击得那么惨,为什么到了华夏,就要等“互联网带来的无复制成本马太效应”才达到这种效果呢?

换言之,金成武没有经历过五六十年代,他也不是出生在扶桑。所以他根本不相信当年电视的普及也能有那么大的泥沙俱下冲击效果。

所以他觉得顾诚描述的问题太虚了,电视的普及,根本没有摧残任何传统艺术。以至于后面顾诚想表达的问题,在他眼里也成了魔幻现实主义的空中楼阁。

顾诚花了好久,才搞明白金成武心里迈不过去这道坎到底什么。

“原来你质疑的是这一点所以说做演员,也要学习历史,也要分析政策。我描述的这种情况,历史上完全是发生过的,非常现实,不信你听我分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