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朱砂小说网>玄幻奇幻>天唐锦绣> 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朝会之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朝会之上(1 / 1)

<content>

时间已经进入腊月,今日既非初一,亦非十五,本不是朝会召开之日,更没有正旦大朝会那般百官齐聚四夷来贺,但是要总结一年的政务,展望来年的规划,更有开春之后即将东征这等大事需要绸缪,参与朝会的官员人数很多,整个两仪殿都闹哄哄的。

三省六部九寺的主官汇聚一堂,比朔日朝会到得还齐整……

“陛下,微臣提请由民部拨款,专用于骊山农庄的高产粮食培育。”

官员们刚刚以官职爵位分列左右前后,跪坐在预先放置的地毡上,司农卿殷岳便迫不及待的站出班列,鞠躬启奏。

民部尚书唐俭一脸懵然:“高产粮食?那是什么玩意儿?”

殷岳道:“乃是华亭侯房俊派遣水师船队,横渡大洋之后在新陆地发现的高产作物,将种子带回之后,正在骊山农庄里培育。眼下乃是严冬,气候寒冷地温极低,想要在温棚里培育作物,便需要大量的柴武没几人知道……

长孙无忌蹙眉,不满道:“堂堂兵部左侍郎,放着本衙的事务不管,却跑去培植什么作物,连朝会都不来参加,简直玩忽职守!还请陛下降旨责罚,以儆效尤!”

御座之上的李二陛下刚刚从后殿出来,气儿还没喘匀呢,沉着脸,缄默不语。

心里琢磨着,难不成是昨天被自己喝叱一顿,所以想心存怨怼,干脆自己跑去培育什么高产作物,以示抗议?

不过现在想想,昨日自己的心思全都在海外仙山之上,闻听横渡大洋之后亦未能发现仙山,满心失落沮丧,居然没有关注房俊所说的高产作物……最近不知怎么了,自己总是心情低落神思不属,难以专注精神,居然犯下这等不该犯的错误,这在以往是绝不应该的。

无论高产粮食能否如房俊所言那般活人无数,最起码那小子是真的在为大唐绸缪,那些水师兵卒亦是历经艰险出生入死的横渡大洋,自己总该有所表示的,岂能那般寒了臣子的心?

李二陛下觉得奖罚分明才是为君之道,有功而不赏,非是明君所为。

所以这会儿又怎会去责怪房俊“不务正业”?

萧瑀偷偷瞥了皇帝一眼,见到皇帝面上并无表情,便开口说道:“赵国公莫非忘了,那本眼下遍及大唐、惠民无数的《农书》,便是房俊起头,召集了司农寺官员与天下各地有经验的老农编撰而成,论起农业耕作之术,普天之下,还真就没有几人比得上房俊。赵国公难不成是希望房俊只守着兵部,却将这等新作物置若罔闻?”

长孙无忌闭上嘴巴,不与其争论。

这个萧瑀当真是全无气节,看来是要抱着房俊的大腿不松了,不仅将自家闺女送去房俊床榻之上,更是对其阿谀奉承极尽吹捧之能事,怕是市井之间贩夫走卒,亦作不得这等下贱之举。

你好歹也是历经三朝的元老啊!

要点脸行不行?

他实在是料不到萧瑀一旦彻底顺应皇帝,会顺应得这般彻底,连皇帝一个小马仔的大腿都抱的如此之紧。

然而,关陇贵族又与江南士族有所不同,后者地处江南,更多是在经济上渐渐承担起更重的分量,相比于在军政两方面都占据帝国庞大资源的前者,“船小好调头”,策略、立场的扭转,显然更灵活。

而关陇贵族这般庞然大物,眼下固然烈武大吃一惊,还有这等事?

大唐等级分明、贵贱有序,即便是皇帝嘴里说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等圣明至极的话语,但高低贵贱之分却不容逾越,权贵高人一等,何曾将底层之民众当人看?即便是国之律法,亦有权贵杀人以金赎罪之律例,弄死几个蚁民,完全不算事儿。

手上沾染几条贱民的想性命,这是阶级问题,然而置人于死地之后尚要毁尸灭迹,甚至将家属流放几千里,这就是品德问题了……</content>

本书来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