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了摇头,严续脸上露出一抹诡异的神色,“大兄,恐怕未必如你所想的那样呢。”
“哦?”严序微微一怔,讶然问道:“何出此言?”
“大兄你高估了那些人的节操。”严续摇摇头,不无讥诮之色,“眼下强弱易势,李吴根本无法和徐州相提并论了,谁都要考虑未来了,尤其是那些大姓望族,背后都是家族数百人身家性命,他们怎么肯替我那位老丈人殉葬?”
“哦,你来接我之前就有先兆?”严序眯缝起眼睛。
“岂止是先兆?我还没从扬州出发北上,投贴就已经堆满了案头,都是聪明人,都知道笨鸟先飞,先和大总管府下政事堂参知政事的弟弟打好关系,未来不是能抢到更多的利益?”严续淡淡的道:“有时候我都在想,这些人平素道貌岸然的样子,怎么就能一下子就翻转过来毫无顾忌?”
“正如你所说,都是利益攸关,关乎自己一族人命运,如何不能丢下那些东西?”
严序嘴角浮起一抹笑容,如果是这样,他的压力就要小许多,就怕太多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老家伙来不依不饶,如果大家都能理性现实的面对这一切,那就要好久解决许多。
“大兄,你考虑过郡王你到扬州,除了招抚人心外,还有其他意图么?”严续瞥了一眼兄长,压低声音道。
“当然有。”严序在自己亲弟弟面前自然不会讳言,“招抚人心的目的很简单,尽快恢复扬州生计,让扬州重现昔日繁荣辉煌,预计郡王会很快新设淮左镇,届时和州和滁州大概要划归淮左镇,而淮左镇的意义就是要为未来经略江南做准备。”
“应有之意。”严续点点头,他以估计到了这一点。
现在江南乱局其实是对徐州很有利的,一个江南东道现在就云集了越国钱氏、闽地王氏已经李吴,还有几家独立小势力,而蚁贼还在宣州虎视,可以说这种大小相制的局面对现在还无力南下的徐州大为有利。
这也是为什么徐州会转变态度支持李吴在江南立足,就是要防止越国钱氏趁势坐大。
“大兄预计郡王打算什么时候南下江南?”严续进一步问道。
“不太好说,这要看在河北和络体系,进而与本土商人结成行会,垄断着整个借贷行业,甚至连李吴政权急需用钱的时候,一样要找他们借贷。
除开海商和钱商,扬州还有两大群体,一个造船商群体,一个是丝织商人群体。
扬州造船业自古发达,尤其是大运河开凿以来,扬州作为盐运和漕运的中心城市,造船业迅猛发展,已然成为淮南道最重要的造船中心,寿州远不及扬州。
唐代宗大历年间,光是盐铁转运使刘晏一人就建成了十家造船工场,用于打造漕运船只,而中唐以后,私营造船工场更是不可胜数,反倒是官营造船工场日益凋落。
丝织业一样是扬州最终的支柱产业之一,光是扬州城中丝织作坊就达到千余家,穷家女子去丝织作坊中作业的就超过三万人,极盛时期超过五万人。
造船商人和丝织商人都是扬州工商业主的大群体,他们算是代表扬州实业商人的中流砥柱。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