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毅抱拳:“城门已增派巡检,安排暗桩监视三卫。民夫正在加固城墙,储备滚木礌石。”
陈福尖声道:“已派人催促火器调拨,但兵仗局要核验炮手登记册。老奴建议先挑机灵士卒,让老兵提前传授操作。”
苏致和翻开账本:“修缮城墙、筹备粮草至少需万两白银,府库仅剩三千。若岁禄获批,再加上商贾借贷......”
顾爻抚须道:“王爷可援引‘备边’条调动全部护卫,征调民壮,但三卫才是破局关键,需软硬兼施。”
“不可冒险。先上奏,等旨意。所有行动详细记录。”朱权打断道。
三日后,苏致和急报:“朝廷同意预支岁禄,但要三日内交田庄图册、佃户契约。工部调拨三百神臂弩,五军都督府要求五日内完成炮手演练,还派监军随火器同来!”
话音未落,晏昭神色慌张闯入:“泰宁卫接受北元册封,却未攻城,正在联络其他两卫!”
朱权猛地起身:“立刻绘制田庄图册,明日寅时安排炮手演练。派人去北平布政使司,以王府松林作保。城头悬挂朵颜卫旗帜,备下牛羊,邀三卫长老会!”
福余卫毡帐内,老首领的侄子拍着北元金刀:“跟着大明守穷?北元大汗说了,打下大宁,牛羊随便挑!”
老首领却盯着朱权送来的赈济粮账册,“免税三年”的承诺让他犹豫不决——失去明朝互市的铁器和茶叶,部族根本无法生存。
再次议事时,卜万禀报:“烽火台修缮完毕,新制箭矢千余支,但仍不足。朵颜卫长老会未决,福余卫说等月圆祭天。不过收了粮草,态度缓和些了。”
陈亨补充:“朵颜卫承诺不助泰宁,但粮草仅够撑十五日。他们或许在等朝廷明确态度。”
“继续游说福余卫,联络其亲明势力。密切监视泰宁卫,一有合兵迹象立即回报。加快火器审批,督促炮手演练,每日如实奏报军情。”朱权盯着地图,语气低沉。
此时,朱元璋准奏朱棣驰援大宁。朱棣点齐三百亲兵先行,却在北平布政使司碰了钉子。
布政使拍着调兵文书怒斥:“无粮草核准、无调兵勘合,当我这是摆设?”朱棣无奈以府库半数存银作保,才换来盖章。这份注明兵力、粮草、路线的计划加急送往应天。临行前,他叮嘱亲信:“务必说明这是应急之举,后续听候圣裁。”
朱棣抵达大宁,朱权亲自出城相迎:“兄长亲临,大宁之幸!”
“胡兵犯境,我等自当共御外敌。我先驻守松亭关,等后续兵马。”朱棣还礼,抚剑笑道,“贤弟可知雪夜伏击乃儿不花的诀窍?草原骑兵最怕两侧受敌,猫儿峪的伏兵若分三队......”他边说边在沙地上划阵,看似闲谈,实则不动声色接管了战略主导权。朱权心领神会,点头称是。
大宁城头,朱权望着北方天际。狼牙关的伏兵早已就位,只等胡骑踏入死亡陷阱。而他与朵颜三卫的博弈,也将在这场战火中迎来终局。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