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苗苗想要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儿这件事情,于玲目前还不知道。
她正在跟二嫂他们研究小菜店儿的未来走向。
这会儿对面的菜店已经开了一段时间了。
这段时间,对面的店铺先是疯狂的进行了价格战。
连着一个星期的低价卖菜,吸引了大量的人上那买菜qi。就这一段时间,给二嫂急得不行,嘴里头起了一溜儿的泡,天天喝水都疼。
于玲劝她别上火,一点用都没有。
后来小店铺可能是扛不住了,毕竟一直低价卖,挣得很少。
于玲算过了,那个价格,去掉本钱,估计连运费都赚不回来。
也不知道谁给他们出的主意。
后来就开始提价格。
随着价格的提升,人流量又开始回来了。
“玲儿,真让你说着了,你看对面儿他这两天的菜价,跟咱们家是一样的。”
于玲心说:他再不提升菜价,那就得一直赔本儿。
光前期面那一个周,赔的菜钱估计就不会少。
毕竟自己家就是干这个的,所以一天的流水大约也是有数的。
就照着他那个价格往外赔,一天赔个六七百的都不算什么。
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天天那个价,不能赚钱。
“我让你打听的事儿打听清楚了吗?”
“打听清楚了,就他那个店就是租的。
根本不是自己买的。
而且我还知道他租的谁家的。”
二嫂神秘兮兮的跟她说:“一个月的租金大概是有一百五六十块呢。”
看来这个房价真的是涨了,那么大的面积,一个月150多,这比之前要贵不少。
“那他的菜是从哪儿进的?这你知道吗?”
“这个我还真没打听出来,不过他应该不像咱家,咱有自己的地和大棚。
他家的菜应该也是从市场里面批发出来的。
但是我听说,他可能是从别的棚子里面直接走的,不是从市场上拿拿的菜。”
于玲想了想,如果是从产地直批的话,价格可能比批发价还要低一些。
所以他一开始打价格战,可能也是出于这样的一个考虑,所以才有底气吗?
不过再怎么打价格战,还是不如自己家有地有菜的来的实惠。
“玲儿,咱不跟他一样吗?”
“咱不降。
二嫂你记住,降价这个措施实际上来说不是个好的选择。
咱们的菜品质好又新鲜,我凭什么降价去卖呢?
虽然咱也不差这几毛几分的。
但是你长时间的降价就会让人觉得这个菜不值钱。”
现在市场上的菜只有天天往上涨价的,哪有往下降价的呢?
“那他这样卖的话,那不把人都吸引那边儿去了吗?”
于玲不担心。
“你还记得我跟你说过,他不会长时间的降价,你看这两天儿菜价是不是又上来了?”
二嫂点点头,确实是,这两天儿上咱家买菜的人多了起来,他们也话里话外的说原来那个价儿3毛五毛一斤,这两天儿都一块多了。
有的那个新鲜菜,卖的就特别的贵。
于玲心说他卖的不贵,根本就挣不回本钱来。
“你说这样两家对着开,会不会把咱家的给顶了呀?”
于玲摇摇头,“顶了倒不至于,不过咱们也得合计一下咱家这个店往后的走向了。”
二嫂想了想,都是卖菜的,有啥走向呢?
不还是卖菜吗?
“不一样的。”
于玲不想解释那么些。
“二嫂,这两天儿我让你统计的数据你统计出来了吗?”
她做了个表格让二嫂每天记录。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