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走!";沈璃将某个水晶匣子抛给他,";里面有你妹妹需要的海露样本...";林深抱着匣子冲进暴雨时,看见海天交界处升起巨大的水幕,那是由无数发光水母组成的巨型生物正在吞食污染海水。他想起沈璃说过,亚特兰提斯人能操控海洋生态系统,原来那些传说都是真的。
当林深将样本投入深海净化器时,远在太平洋彼岸的某个实验室里,穿着白大褂的男人看着监控画面冷笑:";果然,那个古文明遗孤还活着。";他面前的培养皿中,几株变异的海藻正在疯狂生长,触须状的根系已经穿透强化玻璃。
林深将沈璃赠予的水晶匣子送检时,意外触发了监测站的警报系统。全息投影中,周明远正站在深海监测站的控制中心,他手腕上的智能眼镜闪过幽蓝数据流:";林深,你携带的样本含有深海共生体的基因片段,这会暴露我们的实验进度。";
陵水基地的夜晚总被海浪声切割成碎片。周明远站在岸基站的观测室,凝视着屏幕上跳动的红色光点——那是深海声呐阵列捕捉到的异常能量波动。三个月前林深潜入废弃采矿站时,这个坐标就曾出现过类似信号,但被他们判定为";海底地震余波";。
";启动GEoStAR系统的自主防御协议。";周明远触碰控制台上的钛合金按钮,整座监测站突然剧烈震颤。他身后的全息投影展开海底地图,光缆组网的节点正在逐一熄灭,取而代之的是密密麻麻的机械触须从地底钻出。
与此同时,林深在实验室发现样本中的海露正在结晶。这些本该在深海热泉口才能存活的微生物,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分解着培养皿里的营养液。当他尝试用基因测序仪分析时,设备突然弹出加密文件——是1945年日本海军的深海采矿日志,其中标注了亚特兰提斯坐标北纬23°14';,东经119°07';的";特殊处理区";。
台风";海燕";的第七次预警拉响时,林深带着改装过的潜水器潜入预定海域。监测站派出的";深海猎手";号正在三百米外与他并行,周明远的声音通过水声通信器传来:";林深,你正在接近人类文明的禁区。";
";禁区?";林深操纵机械臂切开水面,下方赫然浮现出由发光水母构成的巨型生物穹顶。这些半透明生物正将核废料包裹成珍珠状结晶,每颗结晶都连接着海底的机械骨骼。他突然明白沈璃所说的";生态屏障";,竟是人类亲手打造的死亡陷阱。
当潜水器冲破生物穹顶时,林深看到了永生难忘的场景:无数发光水母构成的";移动城市";正在迁徙,它们的身体里嵌着二战时期的炸弹残骸。而在这座城市的中心,沈璃的妹妹沈露正躺在由珊瑚与金属融合的培养舱中,她皮肤下的荧光血管正在缓慢消失。
周明远在监测站启动了最后的净化程序。他面前的全息投影显示,东海海底正在形成巨大的基因净化网,所有携带亚特兰提斯基因的生物都会被自动清除。这个计划代号";蓝海计划";,早在1988年南沙建站时就已经启动。
";所有数据已上传至天宫空间站。";他抚摸着控制台上的铭牌,那是父亲戴琼兴的遗物——这位南海站首任站长,临终前还在念叨着";不能让深海文明成为人类的威胁";。突然,监测站的备用能源系统发出蜂鸣,来自亚特兰提斯的坐标信号正在突破光缆封锁。
";警告!时空坐标偏移率超过临界值!";周明远看着父亲年轻时的照片,突然意识到自己正在重蹈覆辙。当年戴琼兴为了建设陵水基地,不惜隐瞒胃癌病情完成土地过户,而今天他们又要用同样的手段抹去另一个文明的存在。
林深将沈露接入潜水器的生命维持系统时,她体内的荧光血液突然沸腾。沈璃的全息影像在深海中显现:";快启动声呐共振器!他们的净化程序会撕碎整个东海的生态链!";
林深调出陵水基地的建造日志,在戴琼兴的批注中找到了关键线索——真正的";蓝海计划";,本应是建立人类与深海生物的共生关系,而非单方面的控制。他通过改装的潜水器,将沈露的基因样本注入声呐阵列。
当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时,东海海底发生了奇迹。机械触须开始回收核废料,发光水母释放出修复性孢子,而那些被判定为";威胁";的亚特兰提斯基因携带者,身体正在与海洋生物产生量子纠缠。周明远在监测站看着数据流,突然发现所有净化程序正在反向运行——不是人类改造深海,而是深海文明在重新定义人类。
三年后的国际海洋日,林深站在修复后的硇洲海洋站。台风过后的海湾格外清澈,他手腕上的银镯与沈璃留下的水晶匣子产生共鸣,全息投影中浮现出沈璃与沈露的身影。她们正站在由发光水母构成的生物穹顶上,向陆地上的新监测站致意。
";深蓝拾光计划";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林深知道这不仅是科技的胜利,更是两个文明达成的古老契约。他望向永暑礁的方向,那里新建的深海观测站正与海底的亚特兰提斯城邦形成镜像——这次,人类终于学会了倾听海洋的声音。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