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朱砂小说网>美文同人>妙医皇后的双面人生> 第2章 楚国朝堂之变:改革与守旧的交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章 楚国朝堂之变:改革与守旧的交锋(1 / 2)

晨光熹微,柔和的光线艰难地透过雕花窗棂,在楚国宫殿那冰冷的金砖之上洒下几缕斑驳的光影,映照出一片冷清的金黄。楚御身着繁复的龙袍,早早便端坐在龙椅之上,身姿笔直如松,可冷峻的面容下却难掩那因连日操劳而刻下的倦意。自边境危机惊险解除后,朝堂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恢复了往日的秩序,可明眼人都能感觉到,在这平静之下,实则暗流涌动,一场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姜悦静静地站在一侧,神色平静如水,目光中却透着几分令人动容的坚毅。她身着一袭简约的素色长袍,没有过多华丽的装饰,却在无形中散发着一种独特的庄重气息。尽管面容清秀,宛如春日里初绽的花朵,但周身那股不容忽视的气势,让每一个看向她的人都不敢小觑。

今日的朝会,从一开始便弥漫着一种异样的氛围。众臣们依照惯例,依次步入大殿,动作整齐划一地行礼如仪。然而,楚御凭借着多年身处高位的敏锐直觉,还是察觉到了空气中那一丝若有若无的紧张,仿佛暴风雨来临前沉闷压抑的低气压,压得人喘不过气。果不其然,当朝会进行到一半,一切按部就班之时,元老重臣赵太师迈着不紧不慢却沉稳有力的步伐,缓缓从群臣中走了出来。他身上那件蟒纹朝服,绣工精致,蟒纹栩栩如生,似乎随时都会腾空而起;头戴的乌纱帽端正威严,花白的胡须随着他的动作在胸前微微颤动,每一步都踏出一股久居高位的傲慢与威严,眼神中更是透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强硬。

“陛下!”赵太师突然高声喊道,声音洪亮而有力,在空旷的大殿中不断回荡,引得众人纷纷侧目,“臣有要事启奏!”

楚御闻言,微微皱了皱眉头,心中瞬间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但多年的帝王生涯让他早已练就了喜怒不形于色的本事,他依旧不动声色,语气平稳地说道:“太师请讲。”

赵太师先是对着楚御恭敬地行了一礼,动作一丝不苟,尽显他作为元老重臣的风范。随后,他猛地转身,目光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刃,直直地射向姜悦:“陛下,臣以为,如今朝堂之上,有一人过度干预朝政,致使朝纲混乱不堪,此人便是姜悦!”

此言一出,整个朝堂瞬间炸开了锅。众臣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一道道目光纷纷像聚光灯一般投向姜悦。姜悦神色未变,只是微微眯起眼睛,静静地注视着赵太师,眼神中透着冷静与从容,心中却暗自叹息: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太师此言何意?”楚御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只是此刻却隐隐带着几分不悦,像是平静湖面下隐藏的暗涌。

赵太师挺直腰杆,昂首挺胸,义正言辞地说道:“陛下,姜悦一介女流,本就不应涉足朝堂之事。可她倒好,不仅屡屡插手政务,还提出诸多荒诞不经的改革建议,此等行径,实乃扰乱朝纲之举,罪不可恕!”

姜悦闻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淡淡的、略带嘲讽的冷笑:“太师,您说我扰乱朝纲,那可有实实在在的依据?空口无凭,可不能随意污蔑于人。”

赵太师冷哼一声,鼻孔里喷出一股粗气,满脸不屑地说道:“哼,你之前提出的那些改革建议,什么鼓励农商、削弱贵族特权,这不是妄图颠覆我楚国的根基又是什么?如此离经叛道的做法,长此以往,楚国必定会陷入混乱,万劫不复!”

姜悦不慌不忙,向前从容地走了两步,目光冷静地扫视着朝堂上的众人,声音清晰而坚定:“太师,您这分明是在歪曲解读,断章取义。当初边境危机,楚国危在旦夕,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正是因为我提出的一系列应对策略,才力挽狂澜,使得楚国转危为安。如今,您却将这些实实在在的功劳视而不见,反而对我横加指责,这又是何道理?”

“边境危机乃是陛下英明决策,与你何干?”赵太师不屑地撇了撇嘴,脸上的轻蔑之色愈发明显,“你不过是运气好罢了,碰巧赶上了,怎能将所有功劳都厚颜无耻地揽在自己身上?”

姜悦神色平静,条理清晰地说道:“太师,当初敌军压境,楚国兵力严重不足,粮草更是匮乏到了极点。是我提出从民间招募壮丁,精心训练新军,同时马不停蹄地从各地调配粮草,充实军饷。这些策略,都是我经过无数个日夜深思熟虑的结果,背后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绝非您所说的运气使然。而且,在实施过程中,我亲自监督每一个环节,确保不出任何差错。若不是如此,楚国如何能在短短时间内击退敌军,保住这大好河山?”

赵太师一时语塞,被姜悦说得哑口无言,但他毕竟是在朝堂摸爬滚打多年的老臣,很快又找到了反驳的理由:“即便如此,你提出的改革建议也太过激进,简直是异想天开。削弱贵族特权,这不是在自断楚国的根基吗?贵族们世代为楚国效力,他们的权益不容侵犯,这是楚国多年来的规矩!”

姜悦冷笑一声,眼神中闪过一丝锐利:“太师,时代在不断变迁,楚国若想长久繁荣发展,就必须做出改变,与时俱进。如今的贵族们,大多养尊处优,每日只知享乐,不思进取。他们占据着大量的土地和财富,过着奢靡的生活,却对国家的发展毫无贡献。长此以往,楚国的国力只会越来越弱,在列国之中的地位也将岌岌可危。我提出削弱贵族特权,是为了打破这种腐朽的局面,让更多有才能的人能够脱颖而出,为国家效力,这是为了楚国的未来,为了楚国千千万万的百姓!”

“一派胡言!”赵太师怒目圆睁,双眼瞪得如同铜铃一般,额头上青筋暴起,“你这分明是在离间陛下与贵族们的关系,居心叵测,其心可诛!”

“太师,您不要危言耸听,随意给人扣帽子。”姜悦神色平静,语气不卑不亢,“我所做的一切,上可对天,下可对地,都是为了楚国,天地可鉴。陛下圣明,自然能分辨是非曲直。”

此时,一直默默倾听的楚御终于开口说道:“太师,姜悦所言,也并非毫无道理。楚国如今确实面临着诸多难题,内忧外患,改革或许不失为一条可行的出路,我们应当慎重考虑。”

“陛下!”赵太师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音带着几分急切与哀求,“您不能被她迷惑啊!她的改革建议,看似美好,实则暗藏祸心,只会让楚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还望陛下三思啊!”

朝堂上的气氛愈发紧张,仿佛一触即发的火药桶。支持赵太师的旧臣们纷纷站出来,你一言我一语,言辞激烈地指责姜悦;而支持姜悦的大臣们也不甘示弱,据理力争,与旧臣们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唇枪舌剑。一时间,大殿内吵得不可开交,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混乱不堪。

楚御看着这混乱的场面,头疼不已,心中满是无奈与纠结。他相信姜悦的能力和忠诚,这些日子的相处,姜悦的智慧和担当他都看在眼里。可赵太师等旧臣在朝堂上势力庞大,根基深厚,盘根错节,若处理不好,很可能会引发朝局的分裂,甚至导致国家陷入动荡。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说道:“今日朝会暂且到此,此事容后再议。众卿退下吧。”

众臣们行礼后,陆续退出大殿。姜悦经过楚御身边时,轻声说道:“陛下,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切不可操之过急。”楚御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忧虑,那忧虑如同阴霾,笼罩在他的心头。

回到寝宫后,楚御独自一人坐在榻上,眉头紧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姜悦在边境危机时的种种表现,她的冷静、果断和超乎常人的智慧,都让他深感钦佩,也正是因为她,楚国才得以度过那场生死危机。他心里清楚,姜悦的改革建议虽然激进,触动了许多人的利益,但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楚国的长远发展,为了楚国的千秋万代。可赵太师等旧臣,都是楚国的元老重臣,跟随他多年,在朝堂上根深蒂固,若强行推行改革,势必会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甚至可能引发内乱,到那时,楚国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正在楚御沉思之际,门外传来了太监那尖细的声音:“陛下,姜姑娘求见。”

“让她进来吧。”楚御疲惫地说道,声音中透着几分无力。

姜悦走进寝宫,恭敬地行礼后说道:“陛下,今日之事,您不必太过忧虑。旧臣们之所以反对我,无非是因为我的改革建议触动了他们的切身利益。只要我们能够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稳步推行改革,又能安抚好旧臣们,朝局便不会分裂,楚国也能走上繁荣发展的道路。”

楚御苦笑一声,脸上的无奈尽显:“谈何容易?赵太师等人,在朝堂经营多年,势力错综复杂,他们绝不会轻易放弃手中的特权,更不会轻易妥协。”

姜悦沉思片刻,目光坚定地说道:“陛下,我们可以先从一些小的改革入手,循序渐进,徐徐图之。比如,我们可以先大力推行鼓励农商的政策,发展楚国的经济。这样既能让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改善民生,又不会对旧臣们的利益造成太大的冲击。等时机成熟了,百姓尝到了改革的甜头,对改革的接受度提高了,再逐步推行其他改革措施,这样阻力也会小很多。”

楚御微微点头,神色稍有缓和:“你所言有理。不过,此事还需与大臣们仔细商议,广泛征求意见,争取得到更多人的支持,毕竟众口难调啊。”

“陛下英明。”姜悦说道,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这次机会,分化旧臣集团。赵太师虽然势力庞大,但他的阵营并非铁板一块,其中必然有一些人对改革持中立态度,或者对现状也有不满之处。我们可以暗中拉拢这些人,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他们站到我们这边来,壮大我们的力量。”

楚御看着姜悦,眼中满是赞赏与欣慰:“你考虑得如此周全,事事都能为楚国着想,有你在朕身边,实乃楚国之幸。”

姜悦微微脸红,低下头,谦虚地说道:“陛下过奖了。姜悦不过是尽自己所能,为楚国效力罢了,这都是我分内之事。”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而慌乱的脚步声,紧接着,一名侍卫匆匆走进寝宫,神色慌张,气喘吁吁地说道:“陛下,大事不好!赵太师联合几位旧臣,正在调动府中的私兵,看这架势,似乎有谋反之意!”

楚御闻言,脸色骤变,原本就疲惫的面容瞬间变得更加苍白:“什么?他们竟然如此大胆,公然谋反,简直是目无王法!”

姜悦眼中闪过一丝寒光,犹如夜空中划过的流星,转瞬即逝,但那一瞬间的凌厉让人胆寒:“陛下,看来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了。必须立刻采取行动,制止他们的阴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楚御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站起身来,神色冷峻,尽显帝王威严:“传朕旨意,命禁卫军立刻封锁宫门,任何人不得出入,违令者斩!同时,召集朝中支持朕的大臣,火速进宫商议对策!”

“遵旨!”侍卫领命后,匆匆退下,脚步声渐行渐远。

楚御转头看向姜悦,眼中带着一丝期待与信任:“此次危机,事关楚国存亡,你可有应对之策?”

姜悦沉思片刻,脑海中迅速闪过无数个念头,权衡利弊后说道:“陛下,赵太师等人调动私兵,必定是想趁乱逼宫,夺取政权。我们可以先稳住他们,派人与他们周旋,拖延时间。同时,暗中调集城中可靠的兵力,将他们包围起来。只要我们占据了主动,掌握了局势,他们便不敢轻举妄动,我们也能有更多时间来谋划应对之策。”

楚御点头道:“好,就依你所言。此次若能平息叛乱,你居功至伟,朕定当重重赏赐。”

姜悦微微一笑,笑容中透着坚定与忠诚:“陛下,这是我们共同的功劳。楚国是我们的国家,为了楚国的安宁,为了楚国的百姓,姜悦万死不辞,愿与陛下共渡难关。”

很快,禁卫军便迅速行动起来,封锁了宫门,整个皇宫瞬间陷入了一片紧张压抑的气氛之中。楚御与姜悦以及支持他们的大臣们,在宫中紧急商议对策,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严肃与凝重。而赵太师等人,也率领着私兵,在皇宫外集结,刀枪林立,气势汹汹,一场惊心动魄的宫廷政变,即将爆发,楚国的命运,此刻就像悬在一线之间,生死未卜……

在禁卫军忙碌地布置防御的时候,楚御的亲信大臣李将军匆匆赶来。他一身戎装,风尘仆仆,脸上带着一路奔波的疲惫,但眼神中却透着坚定的忠诚。

“陛下!”李将军单膝跪地,声音洪亮,“末将听闻赵太师谋反,特来护驾!”

楚御欣慰地点点头:“李将军,此次叛乱事关重大,楚国危在旦夕,全靠你了。”

李将军站起身来,拍了拍胸脯,自信满满地说道:“陛下放心,末将定当竭尽全力,护陛下周全,平定叛乱!只是,如今赵太师等人兵临城下,我们该如何应对?”

姜悦看了看李将军,又看了看楚御,说道:“李将军,赵太师他们虽然调动了私兵,但我们的禁卫军训练有素,且占据着皇宫的地利优势。我们可以先坚守皇宫,等待援军的到来。同时,派人去联络城中其他支持陛下的军队,让他们尽快赶来支援。”

李将军皱了皱眉头,有些担忧地说道:“可是,陛下,城中支持我们的军队分散在各处,一时之间恐怕难以集结。而赵太师的私兵人数众多,若是他们强行攻城,我们的禁卫军恐怕难以抵挡太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