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朱砂小说网>美文同人>妙医皇后的双面人生> 第2章 旧臣发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章 旧臣发难(1 / 2)

楚国的朝堂,宏伟壮丽,雕梁画栋间流转着岁月沉淀的古韵。巨大的朱红立柱顶天立地,其上金色的龙纹在熹微晨光的轻抚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似是在无声诉说着楚国往昔金戈铁马、开疆拓土的辉煌篇章。官员们身着色彩各异、绣工精美的朝服,按照品级高低,整齐地排列在朝堂两侧。他们交头接耳,神色间隐隐透露出一丝不安与揣测,仿佛暴风雨来临前低飞的燕雀,敏锐感知到了即将到来的动荡。

今日的朝会,本应如往常一般,在按部就班中处理着各类政务,然而,一场蓄谋已久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宰相林渊,身着一袭华丽至极的官袍,金丝银线绣就的图案在日光下熠熠生辉,彰显着他尊贵的地位。他身姿笔挺,宛如一棵苍松,岁月并未压弯他的脊梁,反而赋予他一种久经朝堂的沉稳与威严。只是此刻,他脸上带着几分冷峻,双眸如寒星般,缓缓扫过朝堂众人,心中暗自盘算着即将发起的凌厉攻势。林渊在楚国朝堂已然深耕多年,位高权重,根基深厚得如同盘根错节的古树,是守旧势力当之无愧的核心代表。长久以来,他习惯了楚国朝堂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的秩序,对于姜悦这个突然闯入朝堂,提出诸多激进改革建议的女子,从一开始便充满了深深的抵触,那抵触之情,犹如坚冰,难以消融。

随着太监那尖锐、悠长的嗓音高呼:“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在空旷的朝堂中久久回荡。林渊神色一凛,迈出坚定的一步,双手抱拳,身姿笔直,朗声道:“陛下,臣有本奏。”楚御高坐在龙椅之上,龙袍加身,头戴冕旒,那冕旒轻轻晃动,遮挡住他部分神情。他微微颔首,动作间尽显帝王的威严与沉稳,示意林渊继续说下去。林渊清了清嗓子,声音瞬间变得严肃而庄重,仿佛裹挟着千钧之力:“近日,臣听闻姜悦姑娘提出诸多改革建议,乍一听,似乎是为楚国的未来殚精竭虑、着想深远,可细细思量,实则危害极大。她所主张的改革,多处与我楚国传承数百年的祖制背道而驰,长此以往,楚国的根基必将动摇,社稷危矣!”

此言一出,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朝堂瞬间炸开了锅。数位元老重臣纷纷附和,他们或是轻轻点头,那点头的动作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或是出声应和,声音中满是对林渊观点的认同与追随。这些元老们,大多出身名门望族,家族在楚国世代为官,享受着祖制带来的种种特权与丰厚利益,早已在安逸中忘却了时代的变迁。改革一旦推行,他们的既得利益必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就如同有人要硬生生地从他们手中夺走世代相传的珍宝,因此,他们毫不犹豫地紧紧站在了林渊这一边,结成了坚固的反对阵营。

“陛下,祖制乃我楚国历代先王所定,历经数百年风雨洗礼,一直庇佑着楚国繁荣昌盛,是我楚国的立国之本、强盛之基。如今贸然更改,违背祖宗之法,恐遭天谴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身形佝偻,颤颤巍巍地站出来,声音因激动和忧虑而微微颤抖,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沉重的历史使命感,在朝堂中回响。

“是啊,陛下。姜悦姑娘虽有几分智谋,可毕竟出身低微,未曾接受过正统的朝堂礼仪与治国之道的熏陶,根本不懂朝堂规矩,更难以明白祖制对于我楚国的重要性,其分量之重,重如泰山。她的这些建议,简直荒谬至极,无异于痴人说梦!”另一位大臣也跟着大声说道,言语中充满了对姜悦的轻视与不屑,那语气仿佛在谈论一个微不足道的蝼蚁。

面对旧臣们的联合攻击,姜悦却镇定自若,宛如一泓平静的湖水,波澜不惊。她身着一袭素色长裙,简约而不失高雅,身姿婀娜,宛如弱柳扶风,却又透着一股坚韧不拔的力量。气质淡雅如菊,在这充满硝烟与火药味的朝堂中,宛如一朵盛开在寒冬的青莲,不卑不亢,遗世独立。姜悦微微欠身,动作优雅而端庄,向楚御行了一礼,然后缓缓抬起头,目光坚定如炬,如同一把利剑,扫过朝堂众人,声音清脆悦耳却又充满力量,仿佛黄钟大吕,在朝堂中激荡:“诸位大人,且听我一言。”

众人的目光纷纷如利箭般投向她,有的带着不屑,那眼神仿佛在说“你一个小小女子,能有什么高见”;有的带着好奇,好奇这个出身平凡的女子究竟能说出什么惊人之语;还有的则是充满了敌意,那敌意如熊熊烈火,仿佛要将她吞噬。姜悦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缓缓说道:“不错,祖制的确是楚国的根基,如同大树的根系,深深扎根于楚国的历史土壤之中。但时代在变,如滔滔江水,奔流不息,楚国又怎能一成不变、固步自封?前朝之时,也曾有过辉煌灿烂的时期,万邦来朝,国力强盛。但后来为何逐渐衰败,直至走向灭亡的深渊?正是因为固步自封,躺在祖宗的功劳簿上睡大觉,不愿顺应时代潮流做出变革。当其他国家纷纷崛起,积极发展经济,商业繁荣,贸易通达四海;大力发展军事,兵强马壮,武器先进;改革制度,政治清明,选贤任能时,前朝却依旧墨守成规,抱着陈旧的祖制不肯做出丝毫改变。最终,只能在历史的洪流中被无情淘汰,成为后人叹息的对象。”

姜悦微微停顿,目光炯炯地看着众人,那眼神仿佛能洞察每个人的内心,接着说道:“如今的楚国,看似太平,实则危机四伏。边境时有战乱,敌军虎视眈眈,百姓生灵涂炭,苦不堪言;国内百姓生活困苦,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挣扎在温饱线上;朝堂之上,官员腐败成风,结党营私,卖官鬻爵,一片乌烟瘴气。若不改革,楚国如何能够应对这些内忧外患的严峻挑战?又如何能够走向强盛,在这乱世之中屹立不倒,甚至称霸天下?”

林渊冷哼一声,那冷哼声中充满了嘲讽与不屑,反驳道:“姜悦姑娘,你说得轻巧。改革岂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这就如同在惊涛骇浪中行驶的巨轮,稍有不慎,便会船毁人亡,引发大乱。况且,你提出的那些改革措施,不过是纸上谈兵,脱离实际,如同空中楼阁,根本无法落地实施。”

姜悦微微一笑,那笑容自信而从容,不慌不忙地说道:“林宰相,我提出的改革建议,并非凭空想象,异想天开,而是经过无数个日夜的深思熟虑,并且参考了诸多其他国家成功的案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比如,在经济改革方面,我们可以鼓励商业发展,减轻商税,让商人轻装上阵,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设立专门的市场管理机构,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奸商,让买卖公平公正。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充实国库,还能促进商品流通,让百姓的生活更加富足,市场繁荣昌盛。”

“在军事改革方面,我们可以加强军队训练,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提升士兵的战斗素养。更新武器装备,引进先进的兵器,研发新型的战略战术。选拔有才能的将领,不论出身贵贱,只看能力高低,让真正有本事的人带领军队。只有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楚国才能在边境之战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保障百姓的安全,让他们安居乐业。”

“在政治改革方面,我们可以改革科举制度,打破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选拔真正有才能的官员,不论出身贵贱,唯才是举。这样,朝堂之上才能汇聚更多有识之士,为楚国的发展出谋划策,让政治清明,国家长治久安。”

姜悦一口气说出了自己的改革思路,条理清晰,逻辑严谨,有理有据,仿佛在描绘一幅宏伟壮丽的楚国未来蓝图。朝堂上的一些年轻官员,纷纷露出了赞许的目光。他们早就对楚国的现状不满,心中充满了改变的渴望,如同干涸的大地渴望甘霖。姜悦的话,恰似一阵春风,吹进了他们的心田,说到了他们的心坎里,让他们看到了楚国未来的希望曙光。

然而,林渊等旧臣却依旧不为所动。他们心中清楚,姜悦的改革一旦成功,他们的地位和利益将受到极大的威胁,就如同大厦将倾,他们将失去一切。因此,无论姜悦说得多么有道理,多么慷慨激昂,他们都要坚决反对,如同困兽犹斗,死死扞卫自己的既得利益。

“陛下,姜悦所言,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妄图在朝堂之上崭露头角,获取无上的权力。她一介女流,违背了女子不应干政的纲常伦理,妄图插手朝堂事务,实在是有违纲常,天理难容。臣恳请陛下收回对她的信任,将她逐出朝堂,以正朝纲,维护楚国的正统秩序。”林渊再次向楚御进言,言辞激烈,情绪激动,仿佛在进行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抗争。

楚御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那紧锁的眉头仿佛一座难以逾越的山峰,心中陷入了两难的困境。他深知姜悦的改革建议是为了楚国的长远发展,是楚国在这乱世中崛起的希望之光。他也亲眼见识过姜悦的智谋和才能,在之前的几次危机中,姜悦都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果敢的决断,帮助楚国化险为夷。在他的内心深处,是支持姜悦的,他渴望楚国能够在改革中走向强盛,重现昔日的辉煌。然而,朝堂局势复杂得如同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林渊等旧臣势力庞大,根基深厚,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若贸然支持姜悦,很可能引发朝堂动荡,各方势力冲突不断,甚至危及自己的统治,让楚国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楚御沉默了片刻,那沉默的每一秒都仿佛无比漫长,空气仿佛都凝固了。他缓缓说道:“诸位爱卿,姜悦的改革建议,事关重大,关乎楚国的未来兴衰,朕需要时间深思熟虑。今日朝会,暂且到此为止。”说完,他站起身来,龙袍随风飘动,在太监的簇拥下,缓缓离开了朝堂。那离去的背影,带着几分无奈与沉重,仿佛背负着整个楚国的命运。

旧臣们见楚御并未当场答应他们的请求,心中虽有些不满,但也无可奈何。他们如同斗败的公鸡,却又心有不甘。他们纷纷向林渊投去询问的目光,那目光中带着疑惑、焦急与期待。林渊微微摇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深沉与冷静,示意他们先不要轻举妄动。他深知,楚御的态度至关重要,此刻绝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姜悦看着楚御离去的背影,心中也有些忐忑不安,仿佛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她知道,这只是改革路上的第一个挑战,如同攀登高山时遇到的第一道险峻山梁,未来还有更多的困难和阻碍在等着她,那困难如同重重山峦,连绵不绝。但她并不害怕,心中的信念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她就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哪怕前方荆棘丛生,布满荆棘与坎坷。

朝会结束后,姜悦独自一人回到了自己的住处。那是一个清幽宁静的小院,院内种满了花草树木,此刻正是繁花似锦的季节,花香四溢,可姜悦却无心欣赏。她坐在窗前,望着窗外的天空,天空湛蓝如宝石,云朵洁白如雪,可她的思绪却飘向了远方。她想起了自己一路走来的艰辛,从一个平凡的女子,凭借着对楚国的热爱和一腔热血,踏入这充满权谋斗争的朝堂。她想起了那些支持她的人,他们的信任和鼓励如同温暖的阳光,给予她前行的力量;也想起了那些反对她的人,他们的质疑和攻击如同刺骨的寒风,让她倍感压力。她深知,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如同在黑暗中摸索前行,充满了未知与挑战,但为了楚国的未来,为了百姓能够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她愿意付出一切代价,哪怕粉身碎骨。

与此同时,林渊也回到了自己的府邸。那是一座豪华气派的府邸,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尽显主人的尊贵身份。他坐在书房中,书房内摆满了珍贵的书籍和古玩,可他却无心欣赏。他脸色阴沉,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心中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他知道,楚御并没有完全拒绝姜悦的改革建议,这让他感到十分不安,仿佛有一把利剑悬在头顶,随时可能落下。他必须尽快想出对策,阻止改革的推行,否则,他和他背后的守旧势力都将面临灭顶之灾。

林渊召集了几位心腹大臣,来到书房商议。他们围坐在一起,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压抑。林渊首先开口说道:“今日朝会,陛下虽未明确表态,但显然对姜悦的改革建议有所动摇。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想办法让陛下改变主意,否则我们都将大祸临头。”

一位大臣皱着眉头,神色忧虑地说道:“宰相大人,姜悦那丫头能言善辩,思维敏捷,我们想要在朝堂上说服她,恐怕不太容易。不如,我们从其他方面入手,另辟蹊径?”

林渊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寒光,问道:“你有什么想法?但说无妨。”

这位大臣压低声音,仿佛生怕隔墙有耳,说道:“我们可以在民间散布谣言,说姜悦是妖女,她的改革会给楚国带来灾难,会让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让百姓对她产生恐惧和反感,这样一来,陛下就算想支持她,也不得不考虑百姓的意见,毕竟民心不可违。”

林渊沉思片刻,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如同在黑暗中找到了一丝曙光。他又看向其他大臣,问道:“诸位爱卿,你们觉得如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