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朱小松发现,虽然自己颁布了很多政策,有利于官员的事情落实的很快,不利于官员的事情落实的很慢。
各级官员纷纷上奏折明确表示,涨工资是没有问题,问题是现在没钱。这些人报名单的速度可以说打破了历史记录。
很多人为了多涨一点工资,可以说是瞒天过海,增加了很多人手,同时,汇报上来的名单,可以说是没有什么问题,无论锦衣卫的核实,还是工厂的报告,好像都没有什么问题。
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现在大明的造血机器,无非就是大明银行。利用银子铸造成银元,中间确实存在了非常大的利润,朱小松猛然之间发现,自己想得太简单了。
这些贪官污吏他们汇报的人员名单,已经超出了原来的估计,并且各地的藩王纷纷伸手要银子。
毕竟这是明朝的规矩,偏偏还不能阻挡,如果这样搞下去,朱小松就算是有日本的银山往里面垫,估计自己也扛不了多久。
作为一个明朝的粉丝,朱小松清楚的记得,明朝亡于财政。说来说去就是没钱,表面上看自己虽然控制了北京的物价,让各地的银子流转起来,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没有产生新的盈利项目,光靠现有的资金无法走出困境。
这怎么办?朱小松如果发不出工资来,底下的官员就会更加不执行命令,告要银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哪怕是自己就是这个大明的太子,自己辗转腾挪的空间,可以说是非常的小,这样下去可不行。
如此沉重的财政负担,各级官员都要发钱,再加上各地的藩王,这简直就是一个吞金的怪兽,根本就看不到希望。
朱小松觉得这些人都没有什么用,这些官员想让一个政策执行烂了,哪是你想的这个政策再怎么利国利民,也要给你弄成一锅粥,这样才能够甩锅出去。
这些贪官污吏想得非常明白,我能够让你这件事情办不成,虽然我没有能力把这件事情办成,但是我能够让你彻底搞烂了。
到时候就可以说了,你这个皇帝太子朝廷定的这个政策不行,不是我们底下的人无能,是你上面的人有问题。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