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朱砂小说网>女频言情>我为董卓之逆天改命> 第17章 民心如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章 民心如水(1 / 1)

北邙山的寒鸦掠过焦土,叼起半截烧黑的粟米穗。洛阳西市的瓦砾堆里,老妇用豁口的陶碗舀着泥浆水,碗底沉淀的灰渣泛着铁锈味——那是三日前大火焚城时,熔化的铜钱混着血水凝成的渣滓。

"娘,饿……"

蜷在草席上的幼童拽了拽妇人衣角,肋骨嶙峋的胸膛随咳嗽起伏。老妇哆嗦着从怀中掏出块黢黑的饼,掰开时掉出几粒未化的盐晶——这是前夜飞熊军"赈灾"时撒的盐渍土,混着观音土捏成的救命粮。

街角突然响起铜锣。

十架蒙着草席的牛车轧过青石板,车辙印里渗着暗红的液体。领头的西凉军扯开嗓子吆喝:"太师赐粥!"饥民如蝗虫般涌去,却见草席掀开露出三百个陶瓮——瓮中漂着的不是粟米,而是泡胀的《急就章》残页!

"吃啊!"军汉狞笑着一脚踹翻老翁,"太师说了,书简养人!"

饥民攥着湿透的纸页往嘴里塞,墨汁混着泪水糊了满脸。人群中忽有书生暴起,沾血的《论语》残卷砸向军汉:"董贼!你焚书坑儒,必遭天谴!"话音未落,三支弩箭贯穿其咽喉,血溅在"仁者爱人"的刻碑上。

南宫废墟上,董卓赤脚踏过滚烫的《熹平石经》残片。贾诩捧着舆图紧随其后,图中朱砂标注的"民变"红点已连成蛛网:"将军,今日又有七处粥棚被砸。"

"砸得好!"董卓突然大笑,星纹铠肩甲上的玉玺碎片紫芒吞吐,"传令各营,明日改发肉粥——就用袁军俘虏的腿骨熬汤!"

李秀宁的玄甲骑踏碎东市牌坊时,正撞见曹军细作在墙上涂鸦。鱼肠剑挑飞石灰桶的刹那,"董卓食人"四个血字已渗入夯土。她反手掷出鸣镝,箭簇钉住细作袖中密信——竟是曹操亲笔所书的《讨董檄文》,每字皆用遇热显形的尸油写成。

"好个曹阿瞒!"董卓碾碎密信,指尖沾到的尸油竟灼出青烟,"传令墨家工坊,三日内造千面'照妖镜',给朕挂满洛阳十二门!"

是夜,西凉匠人熔了南宫铜柱,铸成三百面丈余高的铜鉴。镜面阴刻的"董"字图腾遇月光泛血,将每个经过的百姓照出三重鬼影——老人照出饿殍相,孩童照出妖童貌,孕妇腹中竟映出豺狼胎!

"妖镜!这是要绝我汉家血脉啊!"

太学生王璨的嘶吼被夜风撕碎。他率同窗冲击铜鉴时,镜中突然射出淬毒银针,七十二名学子瞬间化作血葫芦。藏在暗处的贾诩抚掌而笑,袖中滑落的竹简写着:"愚民畏妖,畏则易驭。"

五更时分,白马寺钟声喑哑。

董白赤足立于废墟,寒毒顺着脚底渗入地脉。女童指尖划过焦土,冰晶在月光下拼出"民心如虎"的谶语。她忽然仰头望向宫阙,那里隐约传来丝竹声——董卓正搂着新纳的羌女宴饮,案头玉盘盛着用《孟子》雕成的肉脯。

"报!虎牢关流民暴动!"

华雄的陌刀还滴着守关校尉的血,独目却罕见地泛红:"他们……他们烹了守军的幼子……"

董卓摔碎酒樽,玉玺波动震裂殿柱:"好个易子而食!传朕口谕,开武库放粮!"

"不可!"贾诩突然拽住他腕甲,"此刻开仓,正中曹操下怀!"

李秀宁的玄甲骑却在此时撞破殿门,马背上驮着个奄奄一息的妇人。那妇人怀中紧搂的襁褓里,赫然裹着半块传国玉玺的赝品!

"她在金市兜售假玺,说是……说是真玺早被将军熔了铸甲……"李秀宁话音未落,董卓已掐碎假玺。玉粉从指缝洒落时,洛阳城外突然腾起万千孔明灯——每盏灯上皆画着董卓生啖人心的丑相,灯油里混着硫磺,遇风即燃成"诛董"火字!

贾诩的纸鸢群俯冲救火,却被灯焰烧成灰烬。灰烬飘落护城河,竟拼出荀彧新作的《流民赋》。董卓暴怒挥鞭,赶山鞭星图引动地脉,将整条洛水掀上城墙——水浪中沉浮的却不是鱼虾,而是泡胀的《尚书》《礼记》,书页间爬满食字的蠹虫。

"好个民心如水!"董卓踹翻青铜鼎,鼎中滚出的不是祭牲,而是三百枚刻着"反"字的童颅,"那便让水结成冰!"

他撕开衣襟,霸星纹游入玉玺缺角。武力值突破180的威压席卷全城,百姓家中水缸瞬间冻结,冰晶中浮现"顺董者昌"的血纹。而在百里外的颍川书院,郭嘉突然咳出带冰渣的黑血,卦盘上"坎"卦裂纹正缓缓愈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