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时分,姑臧城上空弥漫着一层浓厚的晨雾,雾气如轻纱般缓缓流动,其中还夹杂着若有若无的马粪味道。这股异味顺着微风悄然越过城墙,向城中飘散开来。
在城楼下,贾诩身着一袭青衣,头戴素色冠冕,身姿挺拔地伫立着。他那双细长而锐利的眼眸微微眯起,左手的指尖轻轻摩挲着藏于袖中的一把淬毒鱼肠剑。此剑剑身短小精悍,闪烁着令人胆寒的寒光。
就在三天之前,一封至关重要的密信本应被安全送达北宫伯玉之手,但如今它却不知为何落在了董卓的案头上,并最终化为一堆灰烬。想到此处,贾诩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恼怒与不安。
此时,他遥望着远方,突然间看到一股黑色的狼烟冲天而起,宛如一条狰狞的黑龙直入云霄。那是韩遂所部惯用的响箭信号,然而此时此刻出现得如此突兀,实在令人生疑。贾诩紧抿双唇,嘴角微微上扬,扯出一抹冷冷的笑容,自言自语道:“好一个董仲颖啊,竟然连韩遂的响箭信号都胆敢仿冒......”
正当他沉思之际,城头的守军忽然间陷入一片骚乱之中。只见一队浑身浴血、狼狈不堪的羌族骑兵如狂风般疾驰而来,他们径直撞开了紧闭的城门。冲在最前方的那人,正是韩遂的心腹爱将成公英。
成公英声嘶力竭地高呼道:“快快打开粮仓!北宫伯玉造反啦!”然而,他的话音尚未落下,一支利箭便如同闪电一般破空而至,精准无误地洞穿了他的咽喉。刹那间,鲜血四溅,成公英瞪大双眼,满脸惊愕与不甘,从马上重重摔落下来。
贾诩见状,心头猛地一震,瞳孔骤然收缩。因为他清楚地看到,那支夺命之箭的箭翎赫然是西凉军所独有的雕羽!
“文和先生,别来无恙啊?”一个低沉而略带戏谑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贾诩循声望去,只见一群全副武装的士兵簇拥着一名身材魁梧、面容粗犷的将领缓缓走来。此人正是董卓麾下大将李傕。
董卓那粗犷而低沉的嗓音仿佛是用粗糙的砂纸用力摩擦过坚硬的城砖一般,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沙哑质感,在空旷的街巷间回荡开来。贾诩听到声音后,动作缓慢却又显得有些僵硬地转过身来,只见三百名全副武装、身披重甲的士兵已经将整条街巷严密地封锁起来。而那位传闻中残暴不仁、暴虐无度的西凉魔君——董卓,则一脸戏谑地站在那里,手中正随意把玩着刚刚从贾诩袖中掉落出来的一把淬满了剧毒的短剑。
“先生可知道啊,”董卓伸出手指轻轻弹了一下剑身,只见一股墨绿色的毒液顺着剑身上精心打造的血槽缓缓流淌而下,滴落在脚下那块青色的石板之上。刹那间,石板上冒起一缕缕白色烟雾,并伴随着“嗤嗤”的声响。“就凭你这毒药,比起王允那传说中的七星海棠可差得远呢!”
贾诩只觉得自己的后襟在一瞬间便被冷汗完全浸湿了。要知道,七天前司徒王允秘密赠予他毒药这件事情,本应该是天知地知、无人知晓才对。然而此时此刻,竟然被董卓一语道破,这实在是让他始料未及。尽管心中早已掀起惊涛骇浪,但贾诩还是努力强迫自己保持镇定,深深地鞠了一躬,长揖到地说道:“将军真是会开玩笑……”
话还没说完,董卓突然向前迈出一大步,迅速逼近贾诩。那把闪烁着寒光的毒剑,也随之如同闪电般挑起了贾诩的下颚。董卓双眼微眯,透露出一丝冷冽的杀意,冷冷地说道:“中平三年四月初七那天,你暗中向张温献上连环计想要除掉我。哼,如果不是当天那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冲垮了官道,耽误了我的行程,恐怕此时站在这里跟我说话的,就应该是贾文和你的墓碑了吧?”
就在这时,贾诩感觉到藏于袖中的一卷帛书开始微微发热,上面若隐若现的血纹更是变得愈发鲜艳夺目。他心头一震,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前世史书里关于这段历史的种种记载,那些文字仿佛与今生的记忆相互交织、重叠在了一起。贾诩的身体不由自主地踉跄后退几步,一不小心撞到了身后的卦摊。顿时,一堆铜钱叮当作响地散落一地,而其中几枚恰好滚落到地上形成了一个极为罕见的卦象——“亢龙有悔”。
城外突然间传来一阵惊天动地、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仿佛整个大地都在颤抖。这突如其来的巨响让城中众人皆是一惊,纷纷停下手中之事,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董卓面色一沉,一把拉住身旁的贾诩,身形一闪便跃上了城楼。站在高处放眼望去,但见北方天际处一片黑压压的乌云正铺天盖地般席卷而来。那是北宫伯玉率领的十万羌军,他们气势汹汹,宛如汹涌澎湃的怒涛一般向着城池逼近。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