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们每天会收到来自全国各地,数以百计千计的稿件,怎么可能记得八年前一个年轻人的笔名。
江砚想了下。
又拿出从平城市革委会弄来的文件复印件给他看。
先是那张退稿复印件。
前头内容都差不多。
也就是‘尊敬的作者,您的稿件已收悉。
经过认真审阅,我们编辑部认为您的稿件在创意跟文笔方面表现出色。
展示了独特的思考能力和文学素养。
但在情节构建和角色塑造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难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关注。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质量跟可读性。
鉴于上述原因,您的稿件目前暂未达到我们的发表要求,因此不予采用。’
最
桑枝看他阅读着文字,有种上学时,被老师检查作业,判卷子的紧张感。
这会紧紧抓着袖子。
江砚察觉到了,轻轻握了下她手腕,当成安慰。
就在众人紧张巴巴盯着主编时,男人突然笑了,他抬抬眼镜儿,“这不是我们编辑部的退稿信。”
嗯?
一瞬间,好几双亮晶晶的眸子盯向他!
人在过分紧张或兴奋时,短时间内是说不出话来的,江砚只觉得胳膊一紧,立刻会意。
“有啥不对吗?”
“这上面的口吻跟日期都对的上,信封也是我们报社发出去的,这没假,但这封退稿信不是我写的。”
对啊,就算过去了八年,但人家不可能认不出自己的笔迹吧?
可只有这个,算不得强有力的证据啊。
主编也没卖关子。
“一般我们报社退稿的话,原件跟报社出的退稿信是一块的,而且我们报社的规矩,不止有审核意见,还要在退稿原件上附上审阅人的签字。
这么一来,证明我们曾经认真查阅过,但是你们看,这张原件上,干干净净,什么都没有。”
他说罢又从桌上拿出一张同样需要退稿的稿件。
果然在信纸右上角,有着诺大的铅字:退\/王。
“而且你们看原件的内容,跟退稿信上给的分析意见,驴唇不对马嘴。”
要不说是文字工作者呢,对待这个就是严谨。
这番话对桑枝来说,简直就是天降甘霖啊。
这就算是最有力的证据了吧?
她哥就算没事了吧?
本来想跟江砚分享下她的快乐。
但扭头看他,这人一脸若有所思,不等桑枝询问,他朝王总编开口。
“主编,我想查阅八年前这一期的报纸,请问你们还有留存吗?”
是这样的。
既然人家说了信封跟邮票邮戳都是这边的,但退稿信却不是他的笔迹。
那容他大胆猜测下。
会不会报社确实发过信给桑枝大哥,但不是退稿的,而是稿件采纳的消息?
否则直接用现成的退稿信好了,也没啥风险,干啥再胡编乱造一封呢?
想打破怀疑,那就直接翻阅报纸,看有没有刊登。
桑枝稍加思索也明白这点,激动地热泪盈眶!
对于报社来说。
报纸每发一期的印刷发行,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以及对历史的回顾。
意义非凡,怎么可能没有保存呢?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