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该能想到这里的不太平,偏偏对我另眼相看,这算关心则乱吗”
成瞎子手上微微紧绷,又松开,叹了口气:“先说正事。”
文静娘子忽然抬头看了他一眼。
这一眼,杏眸清亮,却深深的含有一种摄人的魄力。
平时那种柔婉的好感,似乎就在刚才,发酵到某个节点,露出了真性情,变成一种势在必得的英气俏丽。
楚天舒旁观看戏,心中觉得很有意思。
明明成瞎子随便旋身一刀,能砍死三四个文静娘子这种水平的。
但这一刻,他们两人给别人的强弱感,完全是颠倒的。
“就是因为想不到正事,才先说这些。”
文静娘子已收回了目光,把蒸笼一层一层摞起来,搬到大锅里,转身坐到土灶后面的小凳上。
火石碰撞,先点草,后烧柴。
架好了几根柴之后,她拍拍手走出来。
“我是真的想不到,我最近能够牵扯到什么事情,能让大唐的家族跑这么远来杀我。”
“如果说是旧仇,那也不应该。”
文静娘子恬淡的说道,“我祖父那一辈,是被南诏先王掳掠来的,跟其他被掠来的唐人一样,强行迁居到南诏国各地。”
“到我父母那时候,才逐渐把酒家弄得红火。”
“我们这种草民,在大唐绝不会有什么深远的旧仇。”
楚天舒思索起来:“那就真的奇怪了。”
“如果杀心不是来自于旧仇,又不是来自最近可能卷入的事件,那就有可能是来自……身份。”
楚天舒提出个看法,“你们家来到南诏之后,除了开个酒家,有没有得到什么别的身份”
文静娘子神色一动:“早在当年六诏合并之时,这座城就已经是南诏国名列前茅的大城,已有唐人迁居到这里。”
“他们那时毕竟不适应本土风俗人情,因此也要抱团互助,成立过一个君子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后来南诏先王屡次掳掠唐人,凡是迁到了这里的唐人,多多少少都受到君子盟的关照,也就加入其中。”
文静娘子屈指算了算,“我们家加入进去,也有三十多年了。”
“君子盟每年有募捐,捐出的钱经过规划记账,用来帮扶那些实在困难的成员家里。”
“我家酒楼早年被人找茬,多亏了君子盟出面调停,因此等我家生意红火,每年捐的比较多,现在我也挂了个会老的名头。”
楚天舒和成瞎子一听到这里,立刻都感觉,这应该就是文静娘子被宇文家盯上的原因。
“君子盟是为了帮助迁居到这里的唐人啊,一个来自大唐的家族,为什么要对我们动手”
文静娘子不解道,“难道他们想要掌控君子盟,要铲除绊脚石”
“但也不应该呀,我这个会老身份,就只是个捐钱的,名气比较好听,又不曾掌握实权。”
成瞎子说道:“小心无大错,你找人给君子盟那些人都提个醒吧。”
文静娘子笑道:“君子盟真正掌权那帮人,其实都在南诏混了个一官半职。”
“国君迁都到这里之后,他们也算是住在王城内了,水涨船高,招揽刀客护卫,防守可比我这里严密得多,没那么容易被刺杀。”
话虽这么说,等帮厨伙计们陆续过来的时候,文静娘子还是先打发了几个人,各提一盒糕点,代她去拜访君子盟的会老们,做个提醒。
楚天舒见到糕点出笼,不禁凑过去弄了两碟。
厨房里已经开始忙碌起来。
他和成瞎子就走到大堂,直接拿白水配糕点,品尝品尝。
南诏的甘蔗不少,但这里的甘蔗汁,甜度并不是很高,而且单纯的甘蔗汁煮熟之后,味道其实有点怪,并不如生吃的清甜。
文静娘子的搅拌、揉捏、火候,却都把握的很好。
糯米糕上灶下灶的时长,灶膛里火力大小,都要注意,少一分则微苦,多一分则泛滥,沾上水锈味。
只有把握最好的火候,才能够把糯米本身的甜香也凸显出来。
跟蔗汁的味道融合,弥补彼此的缺点。
楚天舒这几天也点过几回糕点,都是放凉了的,口感香甜之余,微微弹牙。
这个热的吃起来,香气更浓,比较软糯,但吃过之后,嘴里也不会觉得甜腻,都是一种青甘蔗似的植物香气。
“好!”
楚天舒每吃一块糕,就喝一大口水,热的糕点,微烫的水,吃得身体有种通透感。
那是跟吃辣吃肉的酣畅,相似又不同的体会。
“早饭还就得清淡点,细粮配热水。”
楚天舒感受着肚子里的食物运化,感觉自己的肠胃,就像手指那样灵活。
他如果愿意,能够在片刻之间,就把刚吃下去的东西全部消耗掉。
却也能够控制自己的消化能力,慢慢的化解吸收,轻柔平和。
如果选择前者,那他不管吃荤吃素,感觉都没什么差异,反正是囫囵消化,狂暴吸收。
但如果选择后者,因为缓慢吸收的过程,感受太细致,就只有谷物带来的体验是最舒服的,没有肉的燥性,没有菜的寒凉。
“原来如此,食谷者智慧而巧,真的到了食为仙的境界,控制消化能力,不吃肉不吃菜,都是比较容易的,但对谷物,还是有一定的依赖性。”
“所以古修行人对于断食的最高要求,形容起来,用的是辟谷这种词。”
楚天舒又吃下一块桃色的糕点,闭目有感。
食为仙,大成!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