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大吼一声,一饮而尽。
“参军,何时为刘幢主报仇”一人义愤填膺道。
“平幼与慕容隆就在高平城中,属下愿孤身前去刺杀二人!”
“还有我!”
刘黑罴平日里待他们如同亲弟弟,壮烈战死后,连尸体都没找回来,至今难以释怀。
而其他人跟着吆喝,是想攻城掠地,获得战功。
能成为虎贲,自不会缺少胆气和血性。
驱除胡虏复我山河,原本就是八幢的目标。
“你们有此心意,我很欣慰,然则,不可逞匹夫之勇,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鬼鬼祟祟的的刺杀他们有什么意思要报仇雪恨,就要在战场上堂堂正正的击败他们,夺回我们的土地,用他们的血祭拜这八十年来,我们惨死在他们手上的同胞!所以从现在开始你们的命不再是你们的,那是属于华夏!听清楚否”
刘道规越说越慷慨激昂。
自己何尝不想报仇
只是实力太弱小,时机未到,燕国正是最强盛的时候,凭自己手上的这点人马北伐,无异于以卵击石。
正常状况下,甚至于不是慕容隆的对手。
刘道规没有被上两次的胜利冲昏头脑,这个时期,应该屈身守分,以待天时,不可与命争也。
慕容垂战无不胜,但当年也投奔苻坚,也是委曲求全,连自己的女人、长子都不能保全……
“清楚!”
士卒们一个个高声呼喊。
本来还有很多话要说,但想起刘黑罴,顿时心中黯然,几碗酒下肚后,各自去了。
这段小插曲也算给刘道规提了个醒,必须时刻掌握士卒们的精神状态,以及军中动向,时刻让这支军队掌握在自己手中。
五胡乱华以来,绝大多数的悲剧都是因为兵权分散。
曹魏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宗室中的兵权逐渐分散,被司马懿钻了空子。
而司马家的兵权分给大大小小的藩王,又造成了八王之乱,南渡之后,从未掌握过兵权,所以代有权臣。
北方胡国也是如此,手上稍微捏着点儿兵权便提刀造反。
石勒全家被侄儿石虎残杀,石虎全家又被养孙冉闵屠戮一空。
刘道规要时常返回广陵,难以两面兼顾,时间一长,幢兵会与幢主、将领行成人身依附关系,不是不相信手下的人,而是形势使然,人性经不住考验。
拿下鲁郡之后,八幢已经成了气候,想要走的更远,完成北伐大业,就必须在制度上下心思。
打造出一支只服从于自己的铁军。
晋军编制中有督护,差不多就是监军的意思,但能指挥士卒。
刘道规稍作修改,转为督队、督官、督校。
从部曲中挑选能读会写、口齿伶俐之人,不干涉军官军事指挥,只负责督查军中风气,士卒想法。
闲暇之时,能说上一两段书,激励士气,凝聚人心。
不过这年头口齿伶俐的人多,但能读会写的太少。
刘道规挑选了一圈,也只寻到了六七人。
事急从权,只能降低标准,只要是中心可靠,能说会道的人即可,下放到队一级,也就是每五十人一督队。
以刘钟为督校。
“吴子治兵篇有言,人常死其所不能,败其所不便,故用兵之法,教戒为先!士不先教,不可用也。要让士卒知道为何而战,更让他们知道忠义廉耻。”
刘道规一句话定下督队们的职责。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