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江左最强的战力就在刘牢之手上,朝野上下,善战者无人能出其右。
即便当年临漳之败,刘牢之顾身返回京口,转眼又拉起一支北府军。
北府就是他的底气所在。
琅琊王氏一个有名无实的青州刺史,就算刘牢之答应,北府的精兵猛将也不会答应!
吃到嘴里的才是肉。
“出兵,击贼!”刘牢之翻身上马,提起长槊。
“杀、杀、杀!”北府士卒纷纷高呼起来,声震长空。
城门打开,五千步骑化为一条长龙,扑向城外宛如黑云一般的贼军。
霎时间,地动山摇,天地都为之色变……
不到半日,战争就结束了,曲阿城外便一片狼藉,鲜血汇聚成小溪,缓缓流过尸体,未死之人还在哀嚎,但很快就被一支长矟捅入嘴中,从后颈刺出。
哀嚎声戛然而止。
乱军的头颅被一颗颗割下,堆放在江边,眨眼就变成了一座小山。
士卒们争抢着女人、甲仗、牲畜。
女人的哭喊声和男人的淫笑声连成一片……
战场之东的苦楮岗上,几人伫立良久,目睹了整个交战过程。
“刘牢之还真是聪明,竟然放过了王廞。”卢循满脸揶揄之色。
三万乱军一个照面,便被北府军杀穿了,王廞匹马逃走,不知所踪。
如果不是刘牢之手下留情,王廞纵然骑上汗血宝马也休想逃脱。
徐道覆道:“刘牢之乃我道门之大患也。”
孙恩骂道:“琅琊王氏都是废物,三万人马,不敌五千北府军也就罢了,一个照面就杀的人仰马翻,害我等空欢喜一场。”
原本指望北府军与乱军两败俱伤,天师道再出来捡便宜,没想到王廞实在无能。
卢循抬头望着天空,三月天气,暖风东去,江东春意盎然,“唉,王廞这一败,我等只能再寻良机,不知还要等上几年……”
“未必,琅琊王氏被踢出去,但王恭、司马道子、桓氏还未决出胜负,两位拭目以待,好戏还在后面。”
徐道覆目光扫过战场,定在那杆“刘”字大旗上。
这一战,北府军简直摧枯拉朽,要知道乱军之中并非只有琅琊王氏,还有很多三吴豪族参与其中,这些人的战力并不差,却还是败在刘牢之手上。
败的还如此之惨……
天师道想要成事,就一定绕不过北府军。
孙恩笑道:“不错,王恭逼司马道子杀王国宝和王绪,颜面全失,必不会善罢甘休!”
卢循抓起一把黄土,洒向天空,“晋室早成冢中枯骨,司马道子杀司马曜,手足相残,乃自取灭亡,忠孝仁义,司马氏弃之如履,早已天怒人怨,天下大乱近在眼前,可惜了这三万江东子弟,为晋室陪葬。”
孙恩却不屑一顾,“一将功成万骨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群小死得其所,不足为惜。”
徐道覆和卢循闻听此言,眼中都闪过一道失望之色。
天师道未能形成太平道的规模,根源就在孙家身上。
孙恩一直以江东士族自居,为的也是孙氏一门一户的兴衰,并未真的将江左苍生放在心上……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