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里嚣张跋扈的豪族子弟,如今皆闭门不出,每日只躲在家中,小心翼翼地遣人打听消息。往往严毅稍有动作,便吓得魂不附体,可谓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但对钱塘的百姓而言,却宛如迎来了一片崭新的天地,日子开始一天天地变得好起来。
民心如水,水可载舟。
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下,严毅开始加快扩军的步伐,在钱塘、运城、仁城各个乡亭全面展开募兵。
如今他财大气粗,民心在手,征兵令甫一下达,便得到了各地百姓的积极响应。
仅钱塘一地,短短数日功夫,便募集了一万军,而且都是经过筛选的优良兵员。
就连钱塘周围的郡县,也有百姓闻讯而来,部分选择在钱塘定居,部分选择加入军伍。
严毅将新募的一万军编入麾下部曲,共计一万五千五百人,其中三千五百人是严白虎的部曲。
严白虎的三千五百军,他并不打算留下,于是将其派往乌程,重归严白虎麾下,参与乌程之战。
其余的一万二千军,便是独属于他的私人部曲了,再加上徐盛带走的一千五百军,钱塘之兵已然接近一万四千人。
除此之外,运城和仁城也分别招募了两千五百军和一千五百军,使得两城的驻军各自达到了三千军。
总计下来,严毅麾下的部曲在完成扩军后,已然达到恐怖的两万人。
当真是疯狂暴兵了
当范偃拿着最新的军籍册总录,匆匆赶到钱塘官寺,呈递给严毅时,他的双手都在微微颤抖。
他做梦都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亲身参与和亲眼见证一支两万人的军队诞生。
严毅倒是仍然沉得住气,他将军籍册反复看了几遍,渐渐意识到了一个头疼的问题。
这个问题并不是士卒的训练,而是领兵之将的匮乏。
这不是两千军,而是两万军啊!按照两百人一曲的编制,就是整整一百曲,让他一时之间去哪找这么多合格的军侯、屯长、队率
暴兵的时候是爽了,后遗症却不小.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在严峻形势和下一步扩张的双重推动下,这是必走的一步,越早完成越有利。
严毅拿着军籍册想了许久,脑海中闪过一个个念头,最后道:“将全军分为野战和驻军两个军种。野战之军的编制为一万人,军官和军械物资优先配备野战军。至于驻军,可分为两个序列进行编制,钱塘驻军为第一序列,运城、仁城驻军为第二序列,优先完成钱塘驻军的编制。”
范偃对这个方案很是认可,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赞同地点点头。
严毅接着道:“继续在全军范围内拔擢新的军官,老兵带新兵,老将带新将,尽快完成全军编制!”
范偃抱拳应喏:“末将尽快完成野战军的编练,只要将这支部曲带出去经历几场战阵,很快就会有新的领兵之人涌现出来。”
严毅微微颔首,战场确实是最好的熔炉,可以源源不断地培养出新的领兵之将。
只是普通战将可以刻意培养,良将却是难求啊!
什么时候,他才能有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徐盛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