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不情之请
待主记拟好回信后,许昭亲手将信交予温行,随即击鼓聚将,集结部曲。
早上辰时四刻,一支两千人的军队便出了余杭北门,向东北方向而行。
仅过去半个时辰,又是一支三千人的军队从北门鱼贯而出,浩浩荡荡地朝余杭东北二十五里的水泽亭行进。
而在钱塘以北五里的巨野亭,早上卯时,鸡刚打鸣,一身铠甲的严毅便打着哈欠,领着二十余名亲卫,朝亭舍后院最大的一间房舍走去。
守在院中的五十名士卒慌忙行礼。
严毅在房门上轻敲几下,随即推开房门,走入屋内。
屋内铺着柔软的毡毯,西北角立着一个青铜连枝灯架,枝头悬着十多盏油灯,灯芯处火苗跃动,将屋内照得通明如昼。
距离灯架不远处,摆着一张四足作虎爪形的朱漆案几,几后羊皮榻席上坐着一名身姿挺拔的中年男子,单手拿着一卷书牍,正是朱治。
严毅给予朱治的待遇还是不错的,不但生活起居上尽量匹配他的身份,也不禁锢他的自由,只是要求他不得离开亭舍三里范围。
听到房门响动声,朱治放下简策,坐直身躯。
严毅缓步走到案几前,行了一礼:“将军受惊了,礼数不周之处,还望见谅。”
六名亲卫手按刀柄,在他身后肃然而立,目光紧盯朱治。
朱治抬头望向严毅,只见他身长八尺,姿貌魁伟,眉宇间英气逼人,年虽少而气度沉稳,顾盼之际不怒自威,隐隐有上位者之风,当即猜到了他的身份。
两人之间,尚是首次见面。
朱治心情复杂,冷声道:“败军之将,不敢受此礼,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严毅身着铠甲,跪坐不便,遂命人搬来一张胡床,与他相对而坐:“胜败乃兵家常事,岂能以一时胜败论英雄。昔日赵公也曾败于匈奴,后来不也大破匈奴,俘虏西祁王,威震边疆将军切勿因一时之失而丧志,待来日重整旗鼓,与我再战。”
他口中的赵公,指的便是前汉后将军、水衡都尉赵充国。
赵充国戎马一生,北破匈奴,西平氐、羌,为安定西汉边陲,守卫内地休养生息的中兴局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位列麒麟阁,其功不在卫、霍之下,某些方面还有超出。
曹操的屯田制,最初便是由赵充国提出,两百多年前就已在边疆开始施行了。
朱治面露诧异之色,没有料到严毅会毫无掩饰地表露出释放他之意,心跳不禁加快了几分。
但他早已过了天真的年岁,知道对方绝不会轻易放过他,沉声道:“少君意欲何为,不妨直言。”
严毅深知此人归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懒得在这上面多费唇舌,笑着道:“在下有三个不情之请,将军若能办到,在下即刻礼送将军出境。”
朱治心中一凛,双手按膝,凝神静听。
严毅观察着他的神色,徐徐开口。
“第一件事,请将军劝说吴景从故鄣退兵,严吴两军以故鄣为界,休战一年,双方传檄江东各郡县,以为约束。”
“第二件事,望将军筹措五千万钱,作为对我军战损的赔偿。”
“最后一件只是小事,将军麾下骑将陈显,在下有意征召,愿将军出面,说服其归降。”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