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邹他之怒
钱塘北门,马蹄声、脚步声和甲胄碰撞声交织成一片,震慑人心。
一支士气高昂的军队正在行军。
前队已经出城三四里,后队尚未完全出城,整支军队绵延四五里,仿佛一条蜿蜒的长蛇,自南向北行进。
朱治身穿襦铠,骑在一匹枣红马上,锐利的目光紧盯行进中的队列。
他已经有三四年没有亲自领兵作战了,但是胸中热血从未冷却,只要战刀在手,那股征战四方的熟悉感觉便瞬间涌遍全身。
他是一个谋定而后动的人,除了征讨董卓时,在徐荣手中败过一次,其余战绩皆是全胜。在部属的心目中,只要他亲自领兵出征,胜算几乎就已经确定了。
在此次出征的攻伐目标上,朱治有三个选择,分别是运城、仁城和永安。
运城尚有四千守军,第一时间被他放弃。
在仁城和永安之间,他本来选择了永安,打算先攻克永安与吴景军汇合,再挟势横扫吴郡。
但是邹他的突然依附,使他临时改变了主意,打算先收拾近日风头正盛的严毅部。
在他大军抵达仁城前,如果严毅尚未撤军,他将一战将其击溃。
若是严毅识趣撤军,也将成就他旗开得胜的军威,顺势将仁城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使其成为日后征伐乌程、运城的桥头堡。
在朱治看来,他已立于不败之地,区别只是收获的多寡。
为了壮大孙氏的声威,他对出兵一事没有做丝毫遮掩,全军大张旗鼓地朝仁城推进。
大军刚一出城,其他势力散布在钱塘的细作,就已如惊弓之鸟,朝各个方向疾驰而去。
严毅派出的细作更是一口气连换三匹马,两个时辰疾驰八十里,将朱治出兵之事飞速禀报。
军报递到帅帐时,严毅正在热情接待盛慎。
随着吴景进逼广德的消息传来,盛慎终于坐不住了,吴景连续驱使百姓攻城,凶威赫赫,不止丹阳百姓畏他如虎,吴郡百姓也同样畏惧吴景。
盛慎慑于吴景凶名,终于决定带着仁城百姓投奔严毅。
他在仁城的声望极高,虽然只是云巢乡的乡三老,但是振臂一呼,整个仁城的百姓都像是找到了主心骨,暮鸟归林般地蜂拥而至,准备追随他去运城。
对严毅来说,这简直是天赐的厚礼,他得到的不仅是近两千户百姓,更是千金难买的名声。
他领兵攻伐仁城,仁城百姓不但不排斥他,反而要追随他而去,这就不是光靠武力能做到的事了,而是代表一个人的德行和威望在当地达到了某种层次。
事情传出去,势必会将他的名声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世人所见,唯有百姓对他的追随,却无人深究吴景在其中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想到这里,严毅因为攻城不利带来的糟糕心情便一扫而空,对起到关键作用的盛慎,不但亲自接待,更是态度谦逊,执晚辈礼,姿态放得很低。
他接过军报,先是向盛慎礼节性地致歉一声,方才展开简牍,仔细观看起来。
对朱治出兵一事,他并不感到意外,昨晚收到谢睿的密信时,他就已经有所准备了。
不过军报内关于朱治军的详细描述,还是值得认真研读的。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