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辩嗤笑一声:“什么狗屁驱狼噬虎,一家尚且不敌,后面再来一家,岂不是死得更快!我若是严毅,就和朱治商议,一人一半,将这仁城分了。”
谢睿压低声音,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这一狼一虎,不知将军更看好哪一家”
李辩大咧咧地道:“我只是一介武夫,不及先生满腹经纶,先生更看好哪一家”
如果邹他在这里,恐怕当场就要气死,仁城城池完好,五千军尚在,据城而守,未尝没有一战之力,麾下这一文一武却已在商量后路了。
谢睿伸手抚摸颔下短须,轻笑道:“以在下愚见,这两家都有可能胜出,委实难以判断谁胜谁负,与其说看好哪一家,不如说哪一家更适合我们。”
李辩深以为然,颔首道:“如此说来,那就应当选择朱治了,此人毕竟是吴郡都尉,与我等素无矛盾,而严氏却与我等交战多年,双方早已结下仇怨,只怕容不下我等。”
谢睿摇了摇头道:“此言差矣,君不见万秉、樊毅、周朝、苏马之下场乎”
周朝、苏马是朱治在长沙和零陵剿除的马贼,二人皆被朱治杀死。
万秉和樊毅则在严毅麾下效力,由于严毅身边人才匮乏,两人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任用。
李辩脸上露出思索之色,心里着实有些拿不定主意。
车厢内安静下来,双辕拉动的马车在萧瑟的街道上缓缓前行,驶向邹府。
与仁城惶惶不安的压抑气氛相比,远在两百五十里外的永平,就是积尸如山、血流漂杵,俨然一处人间地狱了。
“擂鼓助威,胆敢后退一步者,杀无赦,今日定要攻克永平!”
骑都尉、丹阳太守吴景立于阵中,目光如炬,凝视着前方高耸的城墙,以及城墙上蚂蚁般攀附的士卒,神情中透出一丝冷酷和决然。
他的年纪在四十左右,身穿一件沉重的玄色两当铠,头戴盔缨兜鍪,脸庞瘦长,隐带病色,双眼锐利如鹰,颌下留着尺许长的胡须,随风飘扬,既有武者的坚毅,也有几分文人的儒雅。
与吴景并肩而立的三员骁将,同样目不转睛地关注着惨烈的战场。
这三名骁将中的任何一人,在江东都是威名赫赫、令人闻风丧胆的人物!
第一位骁将,姓孙名贲,字伯阳,吴郡富春人,孙坚同母兄长孙羌之子,孙策堂兄,现居丹阳都尉一职,袁术持节亲封的征虏将军。
第二位骁将,姓徐名琨,吴郡富春人,孙坚外甥,孙策表兄,官拜督军中郎将。
第三位骁将,姓黄名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孙坚旧部,孙氏宿将,官拜武锋校尉。
区区一个永平县,不但吴景与孙贲亲自领兵征战,就连近日跟随孙策在庐江作战的黄盖和徐琨,竟也出现在了这里!
若是严毅知晓这一情况,必然就会引起警惕了。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