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这之前,河渠修建的准备工作就已经紧锣密鼓的展开了。
此时在严毅眼前,九曲河的施工现场,就已经堆满了各种石材、木材、土料、竹子,以及大量的施工工具和运输工具。
除此之外,在临近施工点的里舍内,也已存放了大量生活物资,比如粮秣、薪烛、食盐等等。
两辆记里鼓车也正在现场做着最后的里程勘测。
再过十多日,工程就可以动工了。
届时还会进驻一支五百人的部曲,维持秩序。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四个月后,工程就会完工。
在这项工程中,严毅投入的各种钱粮和物资,少说也有两千万钱。
从运城缴获来的钱货,正在迅速减少。
不过对严毅来说,这是他乐见其成的一件事,不把这些钱货第一时间转化为战争工具和生产力,难不成要任其在府库中闲置发霉
看着眼前蜿蜒奔流的九曲河,他又想起了一项和运城十分契合的财税收入。
那就是渔业。
乌运二地自古就有‘鲐五六月税’‘鲐五六月税钱六十’等记载,两地的渔业十分发达,早已形成了捕、运、销、税的完整产业链,如果不是钱铜这个败家子出于军事原因考虑禁锢了渔业,运城的百姓也不会穷成这副摸样。
而现在,是到了开放渔业、恢复渔业的时候了。
严毅深信,只要有了纺织业和渔业的支撑,再加上迅速增多的田亩,运城的人口和经济一定会进入一个飞速发展期。
不光是他有这个自信,运城的所有人在这方面都有了越来越清晰的感知。
这也是严毅在运城的声望如日中天的重要原因。
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这位运城的主宰者就像是一个戏法师,正在以一种让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快速改变着运城的面貌,将其导向繁荣。
代价是严毅都快累成狗了。
巡视完里舍、田亩、河堤,他还要一一接见辖内三乡的三老、孝弟、力田。
乡三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最早是在礼记中出现,但形成正式的制度和广泛推行则是在秦汉时期。
其职责包括教化百姓、解讼理怨、协助官寺传达政令和征收赋税等,有时候还要主持和参与祭祀。
能够担任乡三老的,基本都是乡中德高望重的长者,由乡民选举产生,深受乡民尊重,兼具官民双重身份。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