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葛栖亭
只是处决了三个犯卒,严毅就轻而易举地获得了流民们的感激和信任。
这些流民原本打算离开乌程,此时也改变了主意,准备在葛栖亭安顿下来。
三个犯卒的尸首被移到了远离官道的一处野地,以麻布覆盖,等候县衙派人前来收殓。其尸若有家属认领,便由其领回安葬,若无人认领,则会拉去石城山附近的荒地掩埋。
除了姒青带走的一颗头颅,另外两颗头颅被严毅命人用匣子装了,遍传各乡亭示众,以儆效尤。
随着马队越来越接近葛栖亭舍,官道两旁的农田开始增多。一块块农田如同豆腐块般连在一起,阡陌,绿野平畴,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乌程县的农田以种植稻米为主,一年两熟,也会少量种植一些小麦和粟米,一些农田还会实行麦稻复种。
田间的徒附和田奴不少,四月正是播种时节,加上丹阳流民涌入,这些徒附和田奴既是劳作,也是在看护田间秧苗,免遭流民踩踏。
“想不到人口最少的葛栖亭也有这么多的良田,真是富庶之地!”
严毅骑在马上,感慨连连,难怪严白虎能以区区一县之地养一万军,这乌程真不愧是稼渔之区。
前方这时出现了一根五六米高的华表,在周围一排屋舍中显得格外突兀。
华表是识别路径的标志,城外乡野间,一般只有亭舍才会建造华表,供来往官吏、旅人、百姓辨识。
葛栖亭舍到了。
此时,在亭舍左侧的空地上,停放了七八辆轺车和辎车,车軎上有着严府的标记。
一名严府奴仆坐在亭舍大门外,单手托着下巴,正在观看一群蚂蚁大战青虫,听到马蹄声,抬头一看,顿时兴奋起来,喊道:“少君来了!”
喊声和越来越近的马蹄声立刻惊动了亭舍里的人,只听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亭舍的前院和后院陆续走出二十余人,其中大半是严府的奴仆。
众人在亭舍门前的官道上列队等候。
严府的仆从站在左侧,亭长杜丘领着几个下属站在右侧,二十多双眼睛一起注视着扬起大片尘土的马队。
杜丘高约七尺,相貌平凡,穿着半新不旧的直裾。
看见马队停下,他整了整衣冠,正要上前,身后忽然抢先走出一人,一溜烟跑到白马前,下拜行礼,白净肥胖的圆脸上露出一丝谄媚的笑意:“拜见少君,自从年前有幸目睹少君英姿,小吏便时常回忆,今日再见,少君风采更胜往昔。”
严毅翻身下马,看着眼前这个商贾气息浓厚的矮胖男子:“阁下是”
“小吏王买,是仁风乡的乡佐。”王买圆圆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乡和亭一样,是郡县者之间没有统属关系。
乡的治理区域比亭大,一个乡往往囊括了两三个亭,甚至更多,葛栖亭便是在仁风乡的地域范围内。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