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大明太子抵达忠诚于他的昆明
立夏将至,昆明周围的农民开始对水稻追肥、耘田。
滇西的战事,代清大明的你来我往,对他们都太遥远。
值此乱世,活一天是一天,总是要他们耕地的。
不管王朝如何更迭,农民都要交粮服役。
对马自德来说,跟随大明还是代清,同样如此。
大明重返云滇,需要他麾下的明军。
吴三桂在三宣木邦失利,更是缺兵少将,不会裁迁他这支精锐。
唯一让他烦躁的是滇东昆明,大明遗臣的煽动。
换作是被去了兵权的祁三升,吴子圣,或许会意动。
虽然马自德也从滇西调回昆明驻守。
但他丝毫不担心清廷和吴三桂会贬谪他。
那句话怎么说
大明晋王李定国,延平郡王郑延平的儿子如果投清,作为表率,为了彰显朝廷的恩德,也会授予高官厚禄。
甚至会因其能力而重用。
他马自德就是如此的二代。
盖因他已故的父亲,是对清战绩仅次李定国郑延平的大明汉阳王马进忠。
马进忠的资历不用多说,跟过李自成,打过张献忠,跟随残明势力最强的两个军阀,左良玉何腾蛟。
就在马自德和他麾下的老忠武营内部看来。
郑延平纯靠用钱砸赢清军的,李定国两蹶名王,多少是沾马进忠的功劳。
桂林城的孔有德,是他们的汉阳王招降旧识,攻破城门的。
衡阳之战第一功劳也是汉阳王马进忠,没有其收复长沙直逼武昌,李定国哪能引诱尼堪中伏。
崇祯年,他们老忠武营就被誉为义军最强。
后面屡胜清军,更是在麻河歼灭汉八旗七千,创南兴以来最盛之功。
团结价值,在这儿摆着。
就算代清固伦把大西军全裁迁了,也不会对马自德这支劲军下手。
吴三桂之所以将马自德调回昆明。
全因投明的马宝马惟兴和他父亲马进忠,关系太过密切。
对马自德来说,昆明城内的贺九仪几番来劝,就显得有些聒噪了。
滇东的大明遗臣和地方土司是在上蹿下跳,但影响大局吗
滇西滇南的五万清军坚守,流亡洪沙瓦底的太子晋王没有十万精锐能突破重重关隘
云滇周围的川贵湖广,更是随时有数万清军精锐可以入滇。
马自德不觉得大明短时间内能打回来。
他父亲虽然抗清至死,但也告诫过他跟着人一起动摇横跳就是了。
万不可做死的最快的领头羊。
天子弃国,他就降清。
太子回国,他再反正。
马自德再次婉拒刘玄初的邀约,如常巡视军营。
忽然,有平西王府的护卫,告他有急事,速去府衙。
嗅到战火硝烟味的马自德,唤来副将整顿兵马。
随即上马疾驰向城中府衙。
进入议事堂,只有两人。
平西王的女婿夏国相,暂领滇东事务。
平西藩将白含真,总管昆明军务。
原来昆明城中的主管,平西王的义子王屏藩已经带着留守的平西将领和精锐赶去滇西了。
马自德感觉到一丝凝重的气氛,依次参拜后,被告知紧急军情。
有数万土司兵围攻满城。
满城大将多隆派来信使求援。
马自德讶异问道:“哪里来的数万土司兵”
夏国相也是不停揪着短须:“我们也不知道,各地都没有军情禀告。”
“好似从天而降的数万军队,蓦地出现在昆明府。”
“楚雄府、武定府都没有消息传来”
马自德犹然不解:“数千兵马还能隐匿踪迹,数万大军断不可能”
“现在还管他们来历作甚,指不定是楚雄武定各府的土司私下连缀,不断派小股士卒潜入昆明府,总不至于是八旗将领哄骗了我们吧。”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