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两头下注
华夏大明在皇帝粤东北伐,晋王云滇北伐后,华夏太子君士坦丁在洪沙瓦底发起第三次北伐。
正如狮心王理查一世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时一样,太子君士坦丁亲自上阵,单挑敌军大将,展示他的权威与勇武。
太子君士坦丁和鲍德温四世一样年轻英勇,站在两军中间,犹如真十字架让基督徒穆兰人虔服般,让华夏人鞑靼人拜顺。
朱慈煊的行人,传教士南怀仁如此记录到,写给欧洲的鞑靼之败书信中。
南怀仁手中的笔微微一顿。
看了眼大明太子一次次殴砸俘虏的鞑靼大将,强迫着平西王义子与他结为兄弟。
继续写道。
太子君士坦丁又有着穆兰人萨拉丁一样高贵的骑士精神,宽容仁慈。
哪怕是异教徒的鞑靼大将,也视他为兄弟一样。
……
“我们输了。”
吴三桂坐在府衙大堂上,叹气道。
王辅臣被明军捆绑活捉时,他立即派了两千人去援救。
朱慈煊率领的全是精骑,活捉大将后,转身便走。
想追下朱慈煊笨重的坐骑。
大象拉车,比良驹跑的还快。
在木墙后的明军炮火威慑下,只能眼睁睁看王辅臣像狗一样被拖进“长城”内。
吴应麒十分不解:“父亲,王总兵虽然失利,士气低落点,但我们也谈不上败吧。”
斗将这回事,又不是和三国演义一样,赢了就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否则李定国两蹶名王,早就攻复湖广桂西。
说实话,吴应麒也看不上只有肌肉的四姓家奴。
活吕布比吕布还多一姓。
王辅臣本姓李,早先和其姐夫一起加入流寇,后来杀了姐夫投了大明。
在姜瓖营地中跟着将领王进朝姓,做了义子。
后来投清反正大明,再投清,做了包衣奴下的辛者库奴。
多尔衮死,顺治帝亲政后,被提拔为御前一等侍卫,在洪承畴身边随侍监军。
伺候得洪承畴差点认其为义子。
洪承畴不吃饭不穿衣,王辅臣就不吃不穿。
常常牵着洪承畴坐骑的缰绳,遇到泥滑处,必背洪而过。
平定云滇后,洪承畴就为这个比亲儿子还亲的王辅臣,向清廷讨了援剿总兵一职。
等吴三桂镇守云滇,王辅臣又认其为义父。
李王洪吴,都是他爹。
三个义父,干脆叫王洪吴算了。
在军中的威望能力比他这个平西王亲子还高。
吴应麒如何会看这个义兄顺眼。
如果知道王辅臣差点姓朱了,吴应麒绝对会破口大骂。
吴应麒继续道:“何况吴国贵和马宁绕道木墙,还要过几日才见分晓。”
吴三桂摇头:“你觉得以朱慈煊的武力,他的这番准备,我们真能将其围杀在木邦。”
“你不懂陕甘河中的骁将,不懂王辅臣。”
从天启年开始,陕省就养蛊乱斗。
李自成张献忠是蛊王。
李定国白文选马宝等人是从中厮杀出来的。
代清这边河中骁将,赵布泰张勇马宁等人,也是在养蛊厮杀中活下来的。
说白了,代清入关,与大明大顺大西争夺天下,根本就是陕甘和辽东两地的人在争斗。
而王辅臣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武勇征服八旗,令辽东人钦佩的陕甘人。
王辅臣败给李定国不稀奇,但败在朱慈煊这个南方长大的京城人手里。
还败的如此凄惨,像狗一样。
就这年头的地域偏见,吴三桂真觉得大明二祖列宗附体在朱慈煊身上了。
不然,如何短时间能修成一道奇迹。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