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朱砂小说网>现代都市>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 第22章 迎明皇,不纳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章 迎明皇,不纳粮(2 / 2)

而人数最多的阿台农民更多是各郡和边区的本地人,非洪沙族的人为主,不居住在大金沙江两岸的灌溉核心区,只务农不服兵役。

赋税比洪沙族的阿赫木旦多数倍乃至十倍,服徭役同时有战事也要去做民兵。

而半数洪沙族人成为阿赫木旦,社会地位比阿台农民和奴隶高。

但又分上中下。

上层有土地不用交税,中层有土地要交一定的税。

下层纯给王室打工,耕种王室土地,还要服较重的徭役。

大明的君主集权制,对于洪沙国的封建农奴制,简直先进太多了。

朱慈煊打算等以后抽出空来,就将洪沙瓦底改郡县。

让洪沙各族百姓沐浴王道。

【迎闯王,你靠迎明皇不纳粮的口号,开始得到洪沙瓦底底层百姓的支持。】

【三清教育,你抓捕了大半中上层阿赫木旦和想保留土地的洪沙贵族,净化政治,政策得以很好推行。】

摩恩达拘大法师脚下一软,险些跌倒在地。

阿瓦蒲甘等郡有近百万人口,其中阿赫木旦占据四成。

几十万人口交税纳粮的缺口,哪是他们寺庙能补充的。

就算把洪沙瓦底所有寺庙都榨干,连佛像佛塔的装饰刮尽,可能也就填补个十之二三。

朱慈煊扶起瘫软的摩恩达拘大法师。

“又不是让你们全掏,两年之内他们不用交税纳粮,想必洪沙瓦底皆是虔诚的佛教徒,若有结余定会供奉寺庙佛祖。”

朱慈煊穿越前可没少看暹罗广告电影。

老百姓可是跪着拿出食物供给僧侣挑选食用。

僧侣的地位连国王见了也要下跪。

“甚至拿粮食换取金银给佛像寺院装饰。”

“你们宣扬我明国正义之师之余,也可以让信男女们拿出多余的粮食供奉给国王,用以支持大明。”

“也许佛祖感动孤,孤又会给他们免税两年。”

“当然,诸多寺庙僧侣为老侯爷和孤做事,就不必再行他隆王旧例约束佛教。”

却说,佛教、天竺教、纳特原始崇拜,在蒲甘王朝并行。

佛教又有大乘小乘数宗争夺信徒。

然而即使在诸教混杂的蒲甘王朝时期,王室投献给寺院的土地都有两百万亩,奴隶两万人,

东吁国虽也崇敬佛教,但一方面莽应里父子穷兵黩武,搜刮所有,另一方面他隆王休养百姓之余,多与佛教寺院限制。

控制寺院土地和僧侣数量,时不时让让寺院驱逐僧侣。

还将洪沙瓦底几百年的传统,战俘去做寺院奴隶,给改掉。

将战俘集中在干燥的上洪沙从事耕作,供养王室。

蒲甘侯掏出一卷诏书:“各地寺庙每提供一定的粮食,便能换取一亩土地。”

“这类土地只需缴纳中层阿赫木旦一样的税赋。”

“同时不再约束寺院僧侣,只要向鲁道官员禀告,便可持戒出家,入寺供奉神佛。”

见摩恩达拘大法师面色已不再静如止水。

蒲甘侯接着道:“以往鲁道官员和地方总督都是王公贵族。”

“新政之后,各位大法师都可举荐人才为本王效力,即使是寺院所在的本郡总督,亦然可以出任。”

不少僧侣面上露出心动之意。

但一年来李白军队焚毁寺庙,劫掠百姓,让他们心中充满对明国的愤怒与排斥。

亡国破家之恨哪是轻易消除的。

眼见各大寺院的法师还在犹豫。

朱慈煊冷声道:“便是我明国撤兵,有了下层阿赫木旦的支持,与麓川暹罗的帮助,你们还不能和莽白分江而治吗。”

“还是你们的地位比孤的舅舅更高。”

“不怕孤给你们一个个抓起来关进去,好好给你们改造思想。”

寺院法师们闻言,身体皆是不由一颤。

大明锦衣卫的缉访司不过数日已经名声远扬。

进去的人就没有不带伤的。

阿瓦城外的新坟每天都要新增几十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