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朱砂小说网>现代都市>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第107章 当爆肝帝朱元璋开始养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7章 当爆肝帝朱元璋开始养生(2 / 2)

船只出了宝船厂后,就驶入到了大江之中,由靖海侯吴祯那边的人,操控着离开。

为首的就是刘大宝。

宝船场那里,在船只离开后,并未有人出现,更无人去见江阴侯……”

刘英对着朱元璋出声禀告。

行动够快的啊!

三艘两千料的大海船,不过短短两个小时多点,就被他们尽数弄出了宝船场。

可见之前没少干这种事。

不然的话,不会这般的熟练。

吴祯吴良真该死啊!

倭寇都上岸抢夺袭扰了,他们却将这等海中利器,倒卖给那些海寇。

可当真是自己的好心腹!

“干的不错,继续派人盯紧了。

后面的情报,动用信鸽,给燕王那里也送去一份。

切记,绝对不能走漏任何风声!”

朱元璋忍住心中翻滚的怒意,对刘英出声吩咐。

刘英应下。

心里对皇帝越发的敬佩起来。

若不是在此之前,陛下专门于自己交代了,让着重盯一下吴祯吴良兄弟二人。

他这里也不会把很大一部分的精力,放在他们二人身上。

毕竟这是公认的皇帝心腹,且行事一向恭谨。

谁能想到,在真的开始盯着后,竟然有这等惊人的发现!

上位当真是深不可测,应该早就觉察到了一些端倪。

不然,做不到这样的有的放矢。

关键是上位已经把检校废除了好几年了,等于被堵住了耳朵,捂住了眼睛。

没有太多的消息来源,结果却还能有所发现。

这等本事,可真的惊人。

刘英离开后,朱元璋便也起身离开了武英殿,前去坤宁宫休息去了。

和上辈子比起来,朱元璋现在平均一天要早睡半个时辰了。

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朱元璋现在是越来越深有体会了。

他虽然天赋异禀,但也要适当的爱惜身体,进行必要的养生。

争取能活的比上辈子年纪更大。

如此也能做出更多的事情……

……

“传咱的旨意,让吴祯立刻滚进京见咱!”

第二天,朱元璋下达了命令。

该收网了。

吴祯这条大鱼,离开了备倭水师,就是鱼儿离开了水。

进入京师,该怎么着,吴祯说的就不算了。

相应的,备倭水师的那帮人,离开了吴祯之后,失去了主心骨,也要好对付的多。

可以说,是这次事情能够成功的关键。

也正是因为明白这些,所以太子朱标,在听了朱元璋的话后,忍不住出声问问道:

“父皇,不给个让他进京的理由吗

他会不会起疑心,不肯进京”

朱标的担忧不无道理。

毕竟此时吴祯正联合着吴良,在那里偷运大海船,准备卖给方部海寇。

可谓是极其敏感的时机。

自己父皇却在此时,命吴祯立刻进京,还不给任何理由。

如此一来,吴祯岂不是就成了惊弓之鸟。

第一时间就会往他们干的事情暴露了上面去想

一旦觉察到了这些,会不会惊慌之下,直接造反

或者是带人跑到海外去

要知道,他的长子吴忠,也从大本堂结束了学业回到了身边。

京师这里除了他哥哥吴良一家之外,就没有了别的家人。

从战争岁月里走过来的人,大多都有着一股狠劲。

虽然吴祯吴良兄弟二人,关系一向很好。

但在危急时刻里,吴祯未必就还能顾虑他兄长的安危。

就像是汝南侯梅思祖那般,先为元军义军元帅,然后投降了刘福通。

作为质子的他父亲,被愤怒的元军给剁成了肉酱。

后面又投降了张士诚。

等到大将军徐达攻打泗州,梅思祖眼见形势不好,便又一次献城投降。

被愤怒的张士诚直接把他的那些亲兄弟,一应家眷全都斩杀了个干净。

只侥幸活下来了一个侄子梅殷。

有这样的前车之鉴在,这方面不可不防。

朱元璋摇头道:“不用给,理由他自己会想的。

他自己想出来的理由,可比咱给他说出来的理由,更加能让他信服。

放心吧,吴祯不是梅思祖,干不出来那些事。

也比梅思祖自信多了。

肯定不会把事情往最坏处想,会过来的。”

脑补是个很好的品质。

自己脑补出来的东西,才是最深信不疑的。

听到朱元璋这般说,朱标将信将疑。

随后,忽然间心中一动,想起了一件事情来。

心里瞬间有底了不少。

觉得事情还真的很大可能,会如同自己父皇所说的那样。

自己父皇不愧是父皇,当真不一般!

吴祯,逃不出自己父皇的掌控。

必然会如同自己父皇所想的那样,乖乖的前来京师。

……

江防水师衙门,江阴侯吴良听了心腹之人的禀告之后,点了点头。

挥手让人离开了。

本就精神的他,此时看起来更加红光满面。

事情顺利完成了。

而今三艘大海船,已经连夜顺江而下几十里。

这件事最危险的,就是从宝船厂弄出,以及离开京师这段。

这要这段儿没出事,那么接下来就断然不会出事了。

方才前来禀告事情的,并不是龙江宝船的提举常金书。

而是他暗中安排的其余人。

常金书那里,他早就有所示意。

干这事情的时候,绝对不能来见他,不能和他有任何的直接联络。

这样做自然是有道理在的。

一旦真的事情不小心暴露了,那么他这里,就能顺利的把自己给摘除去。

把罪过都给推到常金书头上去。

虽然用到这步棋的可能性不大,但长期以来的厮杀,早就让他有了足够高的警惕。

宁愿多做上一些无用功,也比真到了事上了,却没办法应对来的好。

坐在这里仔仔细细的盘算了一会儿,确认事情没有什么遗漏,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后,吴良便将心思从这件事上收回。

换了身衣服,哼着小曲,离开了江防总督衙门。

过了一阵儿后,就来到了一处规模不大,声名不显,但打开门后,里面却别有洞天的院落。

立刻有人走上前来服侍,跪在地上给吴良换鞋。

别的不说,仅仅只是这跪地换鞋的女子,论起姿色,都丝毫不逊色秦淮河上最有名的,秦楼楚馆里面的头牌。

去烟之地享受,到那些大家都知道的地方,才是落了下乘。

这种只有少数人知道,且只有足够的身份地位才能来的地方,才最是有趣,最彰显身份。

远非寻常烟柳之地所能比。

走进房间,光脚踩在柔软的地毯上,一股暖烘烘的气流,立刻把人笼罩。

宛若置身于阳春三月一般。

却原来远未到烧炭取暖的季节,这里已经是烧上了地龙。

马上就有七八个只身穿薄纱,身姿曼妙之人出来,把吴良围住,伺候他更衣……

……

国子监内,此时正在进行一场大型考试。

考卷糊名,众多学子被分在多个考场,单人单桌进行考试。

国子学的教习们,来回巡视,防止有人作弊。

和以往常见的考试,诸多学子奋笔疾书不同。

今日的考试,大多数的人,书写速度都不是太快。

不时就会有人停下来思索一番。

或者是在草纸之上,写写画画,进行计算。

这是一场算术考试,乃是国子学这里,选报地方税务官,根据朱元璋的要求,来进行的考试。

在此之前,已经进行了五场考试。

共有两千三百二十七人考试合格,提前从国子学毕业,到各个地方充任税务官。

话说,因为得知了越早被选拔出来的那批人,越是要被送到边远地方做税官。

不少心思活泛的人,升起了藏拙的心思。

故意考的不好,准备最后一场时,再展现才能,留在京师附近,或者是苏州,常州等富裕之地。

但这样想法才刚刚升起,就有规定下来了。

第一场考试就能通过的人,每人奖励五贯钱。

通过考试,到偏远地方担任税官的,还有额外的钱财,粮食,衣服等方面的补助。

总共能拿到手的,比留在近处的,直接翻翻。

不仅如此,今后升迁也要快。

边远地方做税务官的,要是做的好,两年就可升迁。

留在近处的,至少也得干满三年,才能考虑升迁的事。

这些条件一出,许多人再不想着藏拙,不去边远地方当税官了……

可以说,被朱元璋轻松拿捏。

化名吴行,在国子学里充当普通太学生的晋王朱棡,不在考试的人之中。

这倒不是晋王朱棡水平不够,连参加考试的资格都没有。

也不是因为,他写了我的皇帝父亲这样的文章。

而是因为水平太够了,达到了不用外出为税务官,继续在国子监里深造的水平。

算术人才是紧缺的人才,朱元璋在紧急培养大批税务官的同时,也会着重挑选出一些算术水平足够,天赋可以的人留校,继续深造。

化名吴行的朱棡就是其中的一员。

回头看看这短短时间里,自己就已经取得的成就,朱棡还是很满意的。

这不比老四那傻家伙,到军队里取得成就快

用不了太长时间,自己就能满足父皇对自己的期许,可以当学丞了。

而大明周遭已经大体平定,今后用兵的机会越来越少。

就算是真的用兵了,就老四亲王的身份,想要到亲自领兵到战场上的可能性也不大。

他要是在战场上有个什么三长两短,那取得再辉煌的战果,也都是赔本的。

所以,老四今后上战场的可能性不大,就算是上了战场,也那些将帅也不会真的让他到危险的地方上去。

等于说,老四的这身本领白练了。

还是自己这里好,容易出成绩。

今后,老四就等着被自己打击吧!

想着这等美好的场景,朱棡嘴角不自觉上扬……

……

备倭水师衙门,吴祯看着这份让自己回京的诏令,陷入到了沉默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