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朱砂小说网>现代都市>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第106章 收手吧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6章 收手吧爹(1 / 2)

第106章收手吧爹

备倭水师衙门,靖海侯吴祯看着手中的信,眉毛拧到了一起。

神色显得分外凝重。

一言不发的看了好一阵儿,忽的重重一巴掌落下,把这封信给拍在了桌案上。

手臂抬起时带起的风,又将之给带的飘落到地上。

在边上站着的吴忠,弯腰小心的将之给捡起来。

转头看看自己父亲。

见到父亲并没有阻止自己的意思,只是不断的转动着手中铁核桃,发出烦躁的咔咔声响。

便低头朝着这封书信看去。

想要看看这书信上,到底都写了些什么内容,居然能让自己爹这样大的反应。

吴忠,是靖海侯吴祯的儿子。

之前一直都在大本堂读书,属于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几人的伴读之一。

同为亲王伴读的,还有江阴侯吴良的儿子,吴高,也就是吴忠的堂哥。

以及其余公侯之家的子弟。

按照正常的流程,吴忠至少还得在大本堂再读两年书,方能结束陪亲王读书的日子。

之所以的会这么早结束,是因为几位殿下,来了一趟中都之行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秦王,晋王,燕王三位亲王,都提前结束了大本堂的课业。

年纪小一些的吴王朱橚,同样也不去大本堂读书了。

听说现在天天泡在太医院里。

整天不是钻研医书,就是向太医们请教医术。

看样子,是要彻底放弃学业,往医术上发展了。

也不知道皇帝和皇后娘娘二人是怎么想的,居然会允许一个亲王,如此不务正业,往这等小道上面发展。

总而言之,几个年龄大些的亲王,都不在大本堂里读书了。

剩下的,年龄最大的亲王,就是楚王朱桢这个老六,也才不过刚十一岁。

他们这些年龄大的人,再在里面陪亲王读书,可就不合适了。

所以就也都纷纷自大本堂结束课业。

由一些年龄和楚王,齐王他们差不多的勋贵家的子侄,在大本堂中陪亲王读书。

一番观看之后,吴忠的眉头也逐渐皱起。

这书信上的内容,倒也不是太多。

主要就是说了,皇帝那里开启和草原上互市,并在和草原的互市里,把商税收到了十税六这样一个离谱的高度。

同时说了,皇帝那里让巢湖水师,参与一些物资运输。

“爹,这十税六是真太高了,从未听过十税六这样的收法。

皇帝想钱想疯了吧!”

看完这封信,吴忠一下子明白了自己爹,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反应了。

吴祯手中铁核桃停止转动,背对着吴忠摇了摇头。

“十税六确实太高了,但只局限于北面和草原上的互市,倒也不是不能让人接受。

咱家的生意多在南面,在海上。

北面只有极少的一部分,就算是全都舍弃了,给了皇帝也无妨。

何况,这互市也是真的有赚头。

哪怕十税六也有利可图。”

居然不是因为十税六的事

吴忠微愣了一下。

“爹是在为巢湖水师,参与到这件事情里而气恼”

信上总共就说了两件事,既然不是十税六,那肯定就是巢湖水师了。

这话一说出口,吴忠看到自己父亲握着铁核桃的手,明显用力了。

对于巢湖水师,吴祯有着很强的怨念。

他可以说,一直活在巢湖水师的阴影里。

巢湖水师出现的时机刚刚好,刚一和上位合伙做事,接下来就接连不停的打硬仗,打大仗。

尤其是鄱阳湖水战,可以说直接关乎当时尚未成立的、大明的国运了。

巢湖水师功劳大,资格老,地位特殊。

他们兄弟二人,受到皇帝提拔。

以他们兄弟为核心,组建新的水师。

为了不辜负皇帝的信任,能抓住这个大好机会冲天而起。

他们接下来那是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亡命的血拼。

后面随汤和破方国珍,平陈友定,自己兄弟都是在里面出了大力气的。

本以为这两仗,自己这里已经打的足够优秀了,足可以扬眉吐气了。

可还是有人说,这是皇帝专门给他们的立功机会。

就是为了提拔他们,好用他们来制衡巢湖水师。

打方国珍,陈友定的这两仗,虽然还可以。

但是和巢湖水师比起来,还是有差距。

这两仗要是让巢湖水师去打,肯定会打的更加漂亮。

别的不说,至少不会让数量不少的双方残部,逃到海上去,成为海寇。

一直到现在,都还在为祸一方。

反正总而言之,别管怎么比,他兄弟二人就是比不上巢湖水师。

要不是为了制衡巢湖水师,他兄弟二人,根本就不会应运而生。

就算是皇帝一味提拔,一味的偏袒,他兄弟二人,还是哪哪都比不上巢湖水师。

而且,这里面的不少言论,据他所知,有不少都是从巢湖水师那里流传出来的。

能一路拼杀上来,一门双侯,吴祯心中自然是有着傲气在的。

觉得他们兄弟能有今日成就,全靠兄弟二人自己的本领,以及敢打敢拼。

和其余的关系倒是不大。

巢湖水师,也不比他们兄弟强到哪里去。

在这等心态下,不时听到这些言论,心中作何感想,可想而知。

对于巢湖水师,那当真是分外恼怒。

一心想要看到巢湖水师倒霉。

杨宪倒台,巢湖水师受到牵连,吃了大亏,吐出北面的大量利益,这件事他们兄弟在里面是出了大力气的。

后面巢湖水师贩卖私盐等事情被捅出来,他们兄弟二人在里面,同样是出了大力气。

接连动作下,廖永忠这个巢湖水师仅剩的顶梁柱,终于被皇帝砍了头。

他是长出一口气,只觉得分外畅快。

觉得巢湖水师必然会一蹶不振。

依照皇帝的性格,还有和巢湖水师之间的纠葛,就算是把巢湖水师打散了,彻底取消建制也不是不可能。

谁能想到,对于巢湖水师的打击,只持续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结束了。

中都城时,更是调用了巢湖水师做事。

这就不说了,如今更是要让巢湖水师北上,在和草原的互市里,掺上一脚!

这表明巢湖水师,彻底度过了生死危机!

且再一次得到了皇帝的信任。

这等事,对他来说,别提有多难受!

皇帝也不行啊,居然还想着留着巢湖水师,对自己兄弟二人进行制衡。

自己二人对他忠心耿耿,为大明立过功,为皇帝流过血,他居然这般想自己兄弟!

“这些事,看看就行了。

巢湖水师不过是断脊之犬。

真正能扛住事,有大作为的人人都死了。

剩下的俞通源,俞通渊,廖定国这样的小猫三两只,难成气候。”

他再次转动起手中的铁核桃,浑不在意的说道。

吴忠闻言沉默了一会儿,望着他爹的背影道:“爹……两千料大海船的事,咱们还是别做了。

立刻收手吧爹。”

“什么大海船谁与你说的大海船”

吴祯转动铁核桃的动作,不自觉的顿住。

大约一个呼吸左右的时间,又接着转动起来。

他转过身来,望着吴忠出声反问,带着恰到好处的疑惑。

就仿佛他对这些,完全不知情一般。

吴忠的目光有些躲闪。

但片刻后,还是鼓足勇气,望着他爹道:“偷偷运输龙江宝船厂的大海船,卖给方部海寇的事,孩儿都已经知道了。

爹,收手吧。”

他的声音里带着犹豫,却又说的很认真。

吴祯脸上的风轻云淡没有消失。

背在伸手背后,握着铁核桃的手,却不自觉的用了力。

“你这孩子,说啥胡话呢

谁与你说的这些

你爹我咋可能干这些事情。”

吴忠的目光从他爹脸上移开,低垂着头,没有说话。

从哪里得到的消息,这话不论如何他都不会告诉他爹的。

不然,依照自己爹的脾气,与自己说这些的人,绝对没有什么好下场。

房间之内,一时间陷入到了沉默里。

“这事,我是不想让你知道的。

有些时候知道的多了,反而不是什么好事。

多知道一份事情,就多一份烦恼。”

这种沉默持续一会儿后,吴祯率先开了口。

声音显得低沉,已经不复之前的那种的云淡风轻。

“我想要你一直活在光明里,不接触黑暗。

现在看来,我的想法还是有些不太对。

光明和黑暗,本就是都存在于世间的。

哪怕是皇帝,也没有办法让他的儿子只看到光明,不经历人间的黑暗。

你也逐渐长大了,一转眼竟是比你爹我都高了。

我终究会老去,爵位是你的,担子也终究会落到你身上。

也确实该让你逐渐的看看,完整的人间了。

不然,这副担子你担不起来,今后肯定会吃亏。”

他看着吴忠,眼里有着欣慰,又有诸多时光易逝的感慨。

“爹。”

吴忠抬起头,望着吴祯喊了一声,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这事情,和你所听到的不太一样。

大海船,我这里确实卖给海寇了。

但不是为赚钱。

说实话,咱们家已经不缺这些钱了。

没这些钱日子一样过,有了这些钱,日子也不会有什么改善。

我这样做,是为了大明考虑,是为了平衡海上的势力。

陈部海寇弄了十二艘两千料的大海船,实力大涨。

方部海寇根本打不过。

我这里要是不加以干涉,陈部海寇必然能吞并方部海寇。

到时候海上一家独大,陈部海寇无人可制,必将为祸一方,难以制衡。

就像皇帝在有了巢湖水师之后,还会再设一部水师,让你伯父和我领着一样。

我把船卖给方部海寇,也是为之相互制衡。

防止海面上出现一家独大的事。”

吴祯这话说的是语重心长,道尽了他的苦心孤诣。

吴忠的神色动了动:

“爹,这种双方制衡,不是应该联合弱的一方,去打强的那一方吗

谁强就打谁。

您现在帮助弱的,也变的和强的一样强,那……今后要是他们联合一起,来攻打咱们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