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朱砂小说网>现代都市>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第99章 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9章 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2 / 2)

宋濂哪怕是好脾气,此时被李善长接连呵斥,说出诛心之语,也一样是忍耐不住。

“李善长,你少在这里扣帽子,含血喷人!

我是在说正事,你少在这里一味歪曲!”

李善长闻言,哼了一声,当即就要开口,针锋相对。

朱元璋先一步的开了口:“方孝孺是宋先生的学生吧”

宋濂点头:“回陛下,确实为臣的学生,先前曾找臣说情,想要臣挽救其父。

臣求见太子殿下,得知陛下言说,凡涉空印案官员,没有一个被冤屈的。

哪怕在一些地方做出了成绩,可身为主印官,在空白账册上盖印,让人随意填写,就说明其不是个好官。

臣便熄了这个心思。

臣此时言说这些,不是为那些人开脱,只是单纯觉得,治国不能只一味的杀伐。”

宋濂此时表现倒是实诚,竟是把他前去找太子朱标说情的事,都给当众说了出来。

朱元璋点了点头道:“可宋先生的这位学生,可不会这么想。

他连夜写揭帖,贴的满城都是,这事不知宋先生知道不知道”

宋濂闻言,心中咯噔一下,神色为之大变。

揭帖竟是方孝孺所为

这……不太可能吧

自己这个学生,历来重礼仪,更重三纲五常。

虽说父为子纲,可还有一个君为臣纲在。

为父求情乃人之常情,可也不至于攻讦君父,写揭帖,直接骂君父为独夫民贼。

之前宋濂还在想,这是谁如此丧心病狂,竟能干这事来,说出此等癫狂之语言。

现在突然得知,这事竟然是自己极为看好的弟子之所为。

这等消息对于他来说,着实惊人,冲击太大。

“陛下,这……方孝孺真干出了此等事”

愣神之后,宋濂出声询问,带着急切。

比方才被李善长使劲炮轰还要着急。

“是与不是,宋先生还是自己问一问吧。”

声音落下,很快就有锦衣卫,押这一个被捆绑了双手之人前来。

正是方孝孺。

方孝孺被带来后,一丝不苟的对皇帝行礼,又对宋濂这个老师行礼,看起来很是恭敬。

朱元璋看着方孝孺没有理会,宋濂则来到了方孝孺跟前。

同样没有理会方孝孺的行礼。

“揭帖的事,是不是你干的!”

他望着方孝孺出声喝问,声色俱厉,全然没了平日里的儒雅稳重。

一双已然有些浑浊的眼睛,死死的盯着方孝孺。

除了气愤之外,还带着诸多的不可置信,以及一些祈求。

他是真不愿意去想,自己的学生会干出这等事情来。

方孝孺的身子颤抖了一下,他从未见过自己老师有过这种状态。

也知道自己老师此时有多么希望,能从自己口中听到,这事情不是自己做的话。

可事已至此,他都已经被锦衣卫捉拿,带到了这个地方,又有什么好说的

莫非还要欺骗自己的老师,让自己老师为了自己的谎言,去和皇帝争辩,陷自己老师于不义

他双腿一软,对着宋濂跪了下去,满面羞惭之色。

“老师,弟子……弟子对不起您,让老师您跟着弟子蒙羞了。”

说罢,对着宋濂不断磕头。

宋濂最后一丝希冀也彻底断绝,看着方孝孺,眼中尽皆失望之色。

整个人的身子,都不住颤抖起来。

他在原地愣了一会儿后,上前两步,伸手拉住方孝孺的头发,狠狠的几耳光抽了上去。

方孝孺不敢动,保持好姿势,方便老师抽打。

“你是对不起我吗你对不起的是陛下!你的君父!

谁告诉你,可以对君父行此等之事的!”

宋濂对着方孝孺出声怒斥,带着抑制不住的失望与痛心。

一旁的李善长看的津津有味,想不到老宋头还有这样的一面,当真难得啊!

今天开眼了,真没白来。

还别说,老宋头一把年纪了,力气还不小。

宋濂在抽了方孝孺后,对着朱元璋跪了下去。

“陛下,臣教出这等无君无父的奸邪小人,是臣的罪过,请陛下治臣之罪。”

他声音沉痛,以额触地。

“陛下,是小人胡作非为,小人老师完全不之情,罪责在小人,不在小人老师。

请陛下给小人降下责罚。

什么样的责罚,小人都心甘情愿认领,绝对没有任何怨言。

真不关小人老师的事。”

方孝孺连连磕头。

太子朱标也站不下去了,来到宋濂身侧,也对着朱元璋下跪,为宋濂求情。

朱元璋见此,暗自叹口气。

“一样米养百样人,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方孝孺行此欺天之事,乃是他个人行为,与你这个当老师又有什么关系

同样都是你教出来的学生,太子不就特别好吗

标儿,扶你老师起来。”

朱标谢恩,搀扶宋濂。

宋濂谢恩之后,在朱标的搀扶下起身。

看了一眼跪在地上,已经是泪流满脸的方孝孺,忍不住重重的叹口气。

他没有再说什么话,摇了摇头,返回自己原本的位置站好。

一时间,这里只剩下了跪地的方孝孺,还有之前昂然出列,阻止皇帝代臣子下罪己诏,说皇帝此等作为,乃是推罪臣下的户部郎中王凯。

王凯现在非常的慌,也非常的懵。

宋濂就这样回去了

那自己呢

自己咋办啊!

朱元璋没有理会王凯,而是先将目光落到了方孝孺的身上。

方孝孺他可是鼎鼎大名,传说中的被诛十族的选手嘛。

朱元璋的印象里,方孝孺方正古板,做事情一丝不苟,学问造诣挺不错。

上辈子他爹方克勤同样牵扯到了空印案中被杀,他倒是没有搞出太多的事情。

但是在他爹死后,却开始写小作文了。

先是恳请他老师宋濂为他爹写墓志铭,而后把他亲手撰写的《先府君行状》给了宋濂。

宋濂在此基础上,写了《故愚庵先生方公墓铭》。

把方克勤塑造成了一个绝对清廉的好官形象。

而这也成为了后世之人,看空印案时,觉得是冤假错案,诛杀了太多无辜的一大有利证据。

方克勤有些能力,这点自己是认的。

但还是那句话,能把印盖在空白文书上,让人拿着随意填写,做假账,那他死的就不冤!

华夏一直有个传统,叫做死者为大。

一般情况,写悼词,写墓志铭,那都是只捡着好的说,坏的只字不提。

更不要说,方克勤是方孝孺的爹,方孝孺又是一个古板的儒家资深学者。

儒家可是讲究一个亲亲相隐的。

父亲犯罪,儿子需要为父亲隐瞒罪行。

在这套理论指导下,很多儒家官员遇到老公公强行扒灰的案子,并不是处罚做出禽兽之行的爹,而是会让做儿子的把儿媳驱逐,让当儿子的息事宁人。

在这等情况下,宋濂这个当老师的,根据方孝孺提供的材料,为方克勤写的墓志铭是个什么成分,不言而喻。

这辈子自己重新来过,不少事情发生了改变,这方孝孺也是长进了,居然敢弄那样的揭帖出来了!

原本自己也没有想着怎么着方孝孺,毕竟上辈子在朱允炆这狗东西的建文朝,方孝孺的所作所为,也是维护正统。

可现在,却硬要凑上来,并干出这等事情,那就不要怪自己了。

“方孝孺欺君罔上,散布揭帖,歪曲事实,罪大恶极,其行当诛!

和其父同时斩首。

方家之人,尽数流放,子孙后代永不得为官,遇赦不赦!”

朱元璋说出了他对方孝孺的惩罚。

方孝孺闻言瘫软在地。

对于他这种人来说,家人被流放,子孙后代永不能为官的惩罚,甚至于比全家都被杀了,乃至于诛了全族还要严重。

宋濂叹息一声,别过脸去,不愿意看方孝孺被拖拽走的一幕。

朱元璋处置了方孝孺之后,目光落到了王凯身上。

王凯瑟瑟发抖,犹豫再三后,竟是跪了下来。

“陛下,微臣错了,微臣先前没有认识到天变的真谛,一时间口不择言了……”

朱元璋面露鄙夷之色。

这王凯若是能一直强硬下去,他还能高看他一眼。

结果这家伙现在直接就跪了,这等行为,当真让人不耻。

“你知道错了

你是知道错了吗

你是想要跟着宋先生,趁机刷些名声出来。

现在看到事情不对了,你慌了,你知道错了。

你这样的人,道貌岸然,满嘴仁义道德,家国大义,开口就是天下苍生,实则极其虚伪,都是自己的算盘。

这样的狗东西,咱最是看不上。

与咱去死吧!

卫士何在与咱拉下去杖毙,祭天!”

朱元璋连看都懒得多看这王凯一眼。

想要用自己来刷声望,那就去死吧。

真以为自己是后代那些不争气的儿孙

立刻有甲士上前,拖起已经完全瘫软在地的王凯离去。

在地上留下了一道长长水印。

却原来是这位不久之前,还昂然出列,喝止皇帝的忠义之士,被吓尿了。

片刻之后,有噗噗的棍棒猛砸之声,以及惨叫之声隐约传来,又很快消失。

圜丘这里的五百多文武臣子,变得越发肃然起来。

许多人都在庆幸,不久之前他们没有脑子一热,就学着王凯那样,跟着宋濂出列反对皇帝。

不然,他们的下场只怕会和王凯一样。

毕竟他们可没有太子殿下那样的好弟子。

“我大明还有很多很多的事情要做,不是建国了就完事大吉。

就可以松懈了。

任务还很重,挑战依旧很大。

残元未灭,东北,西南,皆被鞑子占据,汉土不全。

黄河未治理,每逢大水,必然泛滥,膏腴之地,化为泽国,人为鱼鳖。

咱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可因为北方被鞑子占据的时间太久了。

经济,文化,环境,历史成见这些事实存在。

南北之间分裂,对立依旧严重。

百姓不富裕,每年都会有大量百姓,因为受灾而流利失所,乃至于家破人亡。

咱大明距离大汉的文景之治,距离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还特别的远,有着很长的路要走……”

立于圜丘高台之上,朱元璋望着众多官员开了口。

声音显得沉重。

“对于大明,咱想了很多,也是真的想要大明变好,华夏振兴,再次腾飞。

咱有一个梦想,咱想着有朝一日,残元覆灭,北方再无威胁。

东北、西南凡是我华夏故土,尽皆回归我华夏,拿回老祖们的东西。

咱有一个梦想,咱想着有朝一日,黄河这条翻腾的恶龙能被束缚住。

这条孕育我华夏文明的大河,能再次变成温柔的母亲。

大河静静流淌,大地洒满夕阳,源源不断的黄河水,浇灌着着农田,让庄稼茁壮成长。

咱有一个梦想,咱梦想着有朝一日,我大明能彻底融为一体,南北分裂不再。

同根同源的华夏儿女,再不分彼此。

没有南蛮,没有北侉,有的只是华夏儿女一家亲。

咱有一个梦想,咱梦想着有朝一日,咱大明的人,不论贫贱富贵,哪怕失去了劳动能力的最底层,也能有一口饭吃,有衣服可穿,有一个哪怕再简陋,也能遮风挡雨的地方。

咱大明人人都能吃饱饭,不再每逢灾年,便有无数百姓流利失所,遭灾而死!

咱有一个梦想,咱梦想着有朝一日,我大明吏治清明,官员不再高高在上,能实心实意为百姓做事,官民亲如一家。

官员们能为大明的发展而努力,上下同心,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是如何让我大明如何富强,百姓如何安居乐业,华夏如何腾飞!

咱有一个梦想,咱梦想着有朝一日,咱大明能胜过强汉,超越盛唐!

能让万国来朝,成为整个世界的明灯,成为他们做梦都想看一眼的地方。

能让我华夏的每一个人,提起我大明,就挺起胸膛,油然而生的自豪,在每个人的胸膛中荡漾!”

朱元璋的声音逐渐变得激昂,在圜丘的加持之下,在这距离上苍最近的地方,滚滚回荡。

朱标双目放光,刘伯温挺直脊梁,宋濂嘴巴微张。

李善长心神震动,薛祥斗志昂扬,也有人心中发慌。

本就寂静的圜丘,变得更加安静,就连那刮着的风,不知何时都停止了。

天地之间,只有朱元璋的声音在滚滚回荡。

“咱知道,这些事情没有一个是好完成的。

甚至于其中有很多,比打下江山还要困难。

一路行去,遍布荆棘。

稍有不慎,就是遍体鳞伤,乃至于是粉身碎骨!

但,哪有能如何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咱今日说这些,就是告诉诸君,咱准备拿出打天下时的决心,精气神来做这些。

咱也想诸君能和咱一起,再拿出当初打天下气势,心态,朝着这些困难宣战,发起冲锋。

克服这艰难险阻,打下这一场场的硬仗!

咱这里得了首词,今日与诸君共勉。”

说罢,朱元璋深吸一口气,立于圜丘之上,望着众多臣子开了口: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