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朱砂小说网>现代都市>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第63章 咱见过最好的盛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3章 咱见过最好的盛世(1 / 2)

第63章咱见过最好的盛世

大明要亡了!

朱元璋说出来话,瞬间就给几个儿子来了一个暴击。

将朱标,朱棡,朱棣几人都给整的脑袋嗡的一声响。

大明亡了的这事,他们从来没有想过。

毕竟大明才刚刚建立了八年,正是兵强马壮,蒸蒸日上的大好光景。

虽也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整体上还是很不错的。

结果现在,他们却听到了大明要亡了的话!

而且,说这话的人,还是亲手缔造了大明的自己父皇!

这一刻,所承受的冲击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唯有秦王朱樉,一脸淡然,完全不受自己父皇,这惊天言语的影响。

任谁看到,都要夸赞一声秦王殿下好气度,好定力。

“父皇,这……我大明怎么可能会亡”

目瞪口呆了一会儿的朱标,忍不住望着朱元璋询问,神色显得不太自然。

哪怕最近一段儿时间,他已经从自己父皇口中,听到了不少惊人的虎狼之词。

但这个时候,还是再一次被自己父皇的话给惊到了。

朱棡,朱棣也都纷纷将目光,投向他们的父皇。

等着听接下来的话。

“啥咱大明要亡了!”

也是在这个时候,秦王朱樉方才一脸震惊的说出了这话。

引得朱元璋,朱标朱棣几人,忍不住看了他一眼。

“怎么不可能亡历来就没有不亡国的王朝。

从秦到宋,这中间多少王朝都消亡了,不然也不可能有咱们大明出现。

咱大明,今后也必然会消亡。

而且,若是不加以改变,撑死也不过存在两百多年。”

朱元璋决定给自己几个儿子,好好上一课,灌输一些自己在现代学到的知识,并增加一些他们的危机感。

“这……不可能吧最多才两百多年

连三百年都达不到

这也太短了吧

咱们大明怎么不得存在个五六百年”

朱棣禁不住惊讶出声。

朱元璋摇头:“两百多年已经不短了,三百年是一个坎,目前为止,所有的王朝都没有迈过这个坎。”

朱棣像是听到了什么难以置信的事情一般,立刻就开始在心里计算各个王朝存在的时间。

再然后……

他挠挠头,望着朱标求助道:“大哥,那个……父皇说的对吗”

大本堂学习的东西,他还没有结束学业,就大多都还给先生们了。

让他来算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是真的难为他了。

朱元璋忍不住又看了老四一眼。

这个表现,果然很老四。

让他去读书,他非要去喂猪。

但凡好好学学,也不至于在今后,弄个永乐当年号。

这年号是当年造反的方腊用过的,那些提议老四用永乐当年号的人,是个什么居心可想而知。

这就在暗戳戳的说,老四这家伙起兵造反,夺了侄子江山,是个反贼

结果老四学问不够,没有看破这里面的险恶用心。

顶着永乐这个年号,过了一辈子。

不过,话又说回来,老四当上皇帝后挺争气,一扫朱允炆这个狗东西弄出来的一系列乱政,带着大明走上了辉煌。

被后人称之为永乐大帝,和自己一起,成为了自己大明最能拿得出手的皇帝之一。

永乐这二字,因为老四而熠熠生辉。

后世人提起永乐,最先想到的是老四,以及老四干出来的那一系列辉煌成绩。

就连自己,不也一样没有怪罪老四起兵靖难,反而觉得老四干的好吗

所以,身为皇帝,私德这些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把本职工作给干好。

当皇帝时,要干出相应的政绩来,方才是正经。

“秦朝十五年,西汉存在两百一十年,东汉存在一百九十五年。

西晋五十一年,东晋一百零三年。

后面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加到一块,才一百六十九年。

北面的三魏,加上北齐、北周也是一百多年。

统一的隋朝和秦朝一样,二世而亡,一共存在了三十七年。

大唐一共两百八十九年,五代十国的那些小朝廷就不用说了,总共加起来,也才不过是七十二年。

两宋加起来一共三百一十九年。

后面的元鞑子,无百年之国运……”

说话的不是朱标,而是晋王朱棡。

作为大本堂里面的佼佼者,一开口就尽显学霸本色,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信手拈来。

说完这些,冲着老四微微扬起了下巴。

什么都没说,又什么都说了。

“大哥,是这样吗”

朱棣却没有理会老三,而是向大哥朱标求证。

朱标神色有些异样的点头:“对。”

显然他也有被这个,之前从未注意过的答案给惊到了。

若非父皇今日明确指出,他还真的没有注意到,竟是没有王朝超越三百年!

朱棡,以及朱棣都陷入到了沉默里。

“汉朝不是四百年,宋朝也有三百多年,这不是都超过了吗”

秦王朱樉挠着自己的后脑勺,显得有些疑惑的询问。

“西汉后面被王莽篡了,建立了新朝,后面光武中兴,建立东汉。

虽都是汉,但中间灭过一次,算不得一个完整的王朝。

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也是同样的道理。”

朱元璋开口解释。

朱樉这才恍然大明白。

“父皇,为什么没有王朝超过三百年”

一阵儿的沉默之后,太子朱标望着他爹朱元璋开了口询问。

朱棡,朱棣,以及朱樉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朱元璋。

朱元璋道:“造成这个问题原因有很多,咱今天只与你们说其中一个。

剩下的你们自己去多多思索,看看能不能自己得到答案。”

老朱开始给他的儿子们留作业了。

在现代被人教育了多年,然后又教育了一些时间学生,朱元璋已经熟练的掌握了不少教育人的办法。

比如,直接告诉学生的答案,远没有让学生经过一番苦思冥想,自己得到答案效果好。

就算是经过一番苦思冥想,没有得到正确答案,再把答案告诉他们,也比直接告诉答案效果好的多。

记忆会更加深刻。

“咱过段儿时间会就这个事,询问你们,你们到时候告诉咱你们思索的结果。”

只留作业让学生去思索还不行,一些人不会放在心上。

那么在这个时候,再加上一条日后考核,就比较完美了。

果然,在朱元璋说了这话后,朱棣和朱樉,都是先后身体为之一震。

态度上明显不一样了。

自现代归来之后,朱元璋在对待自己儿子们上,态度也和之前有了很大的变化。

标儿自然还是最好的,地位无可替代。

但对于其余儿子,朱元璋也决定要增加一些关注,多倾注一些心血,更好的去培养他们。

对于自己这些儿子们今后的未来,他也有了一定的考虑,想要他们走上一条和上辈子,截然不同的路。

尽可能的解决藩王宗室对大明带来的危害,同时也能尽可能的给藩王们自由,不将藩王当猪养。

“咱所说这个原因,算是一个表面原因,不是根本原因。

就是众多百姓活不下去,不得不揭竿而起,去推翻这个国家。

历朝历代亡国之时,都是灾民遍地。

没有众多百姓参与其中,想要改朝换代,可没有那般容易。

这也是咱为什么说,大明除了是皇帝的大明,是朱家的大明,还应该是百姓们的大明的原因之所在!”

“父皇的意思是说,皇帝紧紧的和百姓站在一起,依靠百姓,就能让一个王朝,存在的时间超过三百年”

朱标总结了一下,望着朱元璋认真询问。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