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对易中海的分析
面对许大茂的呼吁,众人面面相觑,没有应声。
虽说耿平安的建议听上去貌似很有道理。
四合院不能没有一大爷。
但相比喜欢跟人到处摆架子,摆脸色,还天天在家打儿子的刘海中。
众人打心底还是更信服善于伪装的易中海。
也习惯了让易中海为他们处理矛盾。
哪怕,众人明知道易中海刚被街道办撤职,却依旧下意识觉得易中海最合适。
‘就这,还想当官。’
‘真跟原著里写的一样,蠢货一个,空有当官的心,却没有当官的命。’
“连四合院里的群众关系都搞不好,还想成为轧钢厂里的干部”
观察众人的表情变化。
耿平安也知道他们是真心看不上刘海中这个二大爷。
心中不由暗骂刘海中不争气。
明明他与许大茂都把事情说到这个地步,为他创造了最好的机会。
明明易中海刚刚犯了严重的思想问题,正是威望大跌的时候。
他刘海中可谓占据了天时地利的巨大优势。
但场中的其他人依旧不想支持他。
一点人和都占不到!
只是,人是自己选的。
那还能怎么办。
只能继续硬顶上去了。
耿平安琢磨着刘海中身上唯一的优点。
那就是为了当官,为了领导能够看到他的能力,刘海中在厂里竭尽可能的表现。
对所有徒弟的教导都是尽心尽力。
后面甚至可以出钱给徒弟做生意,硬是培养出了一个真正的人才,一厂之长。
耿平安咳嗽了一声,对众人说道。
“大家听我一言,别看二大爷平时对人严厉,不好说话,其实大家都误会了他的为人。”
“正所谓严师出高徒,二大爷对他人要求高,是因为他希望院子里的年轻一辈成才,有出息。”
“你们仔细想想,二大爷手下的徒弟,是不是都已经成长为了三级工,四级工。”
“并且逢年过节,二大爷家门庭若市,都是来真心感激拜访他的徒弟。”
“正是因为二大爷不藏私,对徒弟严厉,才能够为轧钢厂教导出一大批人才。”
“等二大爷成了一大爷,我相信,年轻一辈有什么问题要请教他,他一定会认真教导,为院子里培养出人才。”
说到这,耿平安话锋猛地一转。
对众人问出了最为致命的问题。
“反观易中海,逢年过节,你们有谁看到他的徒弟来拜访过他”
“你们再看看易中海,他的徒弟又有几个成材”
“所以,说的再好听没用,我们应该只看实际成果。”
“正如伟人所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我们不能只听易中海自夸。”
“你们别看易中海一直教导大家不要太自私,嘴上说着尊老爱幼,平时乐于助人的模样。”
“他实际上又为大家做了多少实事,好事”
“他也只是嘴上说说,让大家以为他很大方,很公道。”
“你们仔细想想,被他好的人家,是不是只有被他当成养老人的贾家,还有跟他一样绝户且一直给他无条件撑场子的聋老太太。”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