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阳光宛如金色的纱幔,轻柔地洒在广袤的田野上。
宋向阳家的稻田,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饱满的稻穗沉甸甸地低垂着,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似在低声吟唱着丰收的歌谣。
从远处看过去,他们家稻田的谷子,就与其他家的不同,长势十分喜人。
起初,宋向阳力排众议,率先选择了优质杂交水稻进行种植。
当周边农户还在对新稻种持观望态度时,他已然带着家人在田间辛勤劳作。
此刻,看着这长势喜人的稻田,他的心中满是自豪。
这一次,就让大家好好看看自己当初选择优质杂交稻的成果吧!
农忙的日子正式拉开帷幕。
天刚蒙蒙亮,宋向阳一家便早早起床,迎着清晨的第一缕曙光,浩浩荡荡地向稻田进发。
母亲走在最前面,眼神中透着对丰收的期待。
大姐扛着锋利的镰刀,有说有笑地跟在后面,大姐夫由于抽不开身,还特意割了几斤猪肉来;
二姐和“二姐夫”推着装满工具的板车,不时瞧着马路两边的稻谷说个不停;
三姐则头戴斗笠,挑着箩筐,步伐轻快,仿佛那箩筐里已经装满了沉甸甸的稻谷。
宋向阳倒是最不轻松的一个,因为他扛着一个百来斤重的“戽桶”,一路上可是没少歇气。
“二姐夫”也是轮流帮着扛了一阵子,但比宋向阳还不受力,才片刻功夫肩膀就招架不住了,弄的二姐一直在打趣说“看,这就是文弱书生!”
林香则紧紧跟在宋向阳身旁,不时还帮着扶一下“戽桶”的侧边以减轻宋向阳的重量。
她看着宋向阳那佝偻着腰的样子,就知道他是在咬着牙坚持着。
他这顾家的情结,让她又是心疼又是欢喜。
来到稻田边,众人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母亲站在田埂上,双手叉腰,目光扫过这片金黄的稻田,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今年这稻子长得可真好,种了这么多年田,头一次种这么好的田,又是头一次见这么长、这么鼓的稻穗。”
宋向阳笑着走到母亲身边:“嗯妈,我起初就和你说这优质杂交水稻没错吧?你看现在这一片天,就咱的稻谷长势最喜人。”
母亲笑着点头称是:“只怕你几位叔伯们看到这谷子,都有点后悔当初跟你换田了。”
宋向阳笑道:“世上可没有后悔药,再说,我当初可是花了不少血本,他们也没吃亏,平白多了好几亩地呢!”
“嗯,若是他们种,也是选的平谷,指定不是现在这般模样。”母亲手扶起一把沉重重的稻穗说道。
随后,随着母亲一声令下,收割工作正式开始。
宋向阳和姐夫们弯下腰,挥动着镰刀,熟练地割着水稻,动作一气呵成。
锋利的镰刀在稻秆间轻快地穿梭,不一会儿,身后便倒下了一大片水稻。
大姐、二姐和三姐也不甘示弱,跟在后面,将割好的水稻整齐地码放成捆。
林香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也跃跃欲试,拿起镰刀学着众人的样子割起水稻来。
可她毕竟没有经验,动作略显笨拙,割了没几下,额头便布满了汗珠,脸上还沾上了些许稻草屑。
宋向阳见状,连忙走过去,耐心地教她:“镰刀要这样拿,用力要均匀,要不然容易割着脚,我小时候小腿上就被割过好几次,还有不要割那么短,要割长一点,这打了谷子,稻草还能弄成捆给猪栏用。对,就是这样,慢慢就熟练了。”
在宋向阳的指导下,林香的动作渐渐流畅起来,虽然速度比不上其他人,但她干得格外认真,脸上始终挂着灿烂的笑容。
田间一片忙碌,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稻田。
母亲穿梭在众人之间,时而叮嘱大家注意安全,时而为大家递上毛巾和水壶。
她看着子女们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欣慰,尤其是看着林香有些心疼道:“别着急,累了就歇会儿,别累坏了身子。今儿个这太阳可毒的狠,割一会就去树荫下乘下凉,小心中暑了。”
林香直起腰,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笑着说:“您放心,不累的,看着这一地的稻子,浑身都是劲儿。”
临近中午,阳光愈发炽热,可大家的热情丝毫未减。
这时,二姐夫突然提议:“咱们来个收割比赛怎么样?看谁割得又快又好。”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