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现场位于县城中心那座气派非凡的大楼内,楼体的玻璃幕墙在日光下折射出耀眼光芒,与周边建筑相比,显得格外夺目。
踏入宽敞明亮的会议室,一排排整齐的桌椅映入眼帘,好似等待检阅的士兵。
来自各地的竞标者们早已齐聚一堂,现场气氛仿若暴风雨来临前的海面,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空气中弥漫着的无形硝烟,似乎能点燃每一个人的神经。
宋向阳一行人稳步走进会议室,目光敏锐地扫过四周。
只见其他竞标团队个个神色凝重,有的正低声交流,眉头紧锁,像是在探讨应对策略;有的则紧张地反复翻阅资料,手指因用力而微微泛白,试图从字里行间再挖掘出一丝优势。
宋向阳深吸一口气,胸膛微微起伏,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他心里明镜似的,此次招标竞争堪称白热化,对手们皆是有备而来,实力强劲。
但他低头看了看身旁精心准备的产品样本和资料,又抬头望向同样眼神坚定的同伴,对自家瓦厂的信心瞬间高涨,毕竟他们一路披荆斩棘,做了周全充分的准备,产品质量更是过硬。
在他心中,胜利的天平理应向他们倾斜。
不一会儿,招标会在主持人沉稳有力的声音中正式拉开帷幕。
主持人走上台,身姿挺拔,手中拿着稿件,有条不紊地宣读着招标的规则和流程,每一个字都清晰地回荡在会议室的每一个角落。
随后,各个竞标团队依照顺序依次上台展示自家的产品和方案。
宋向阳全神贯注地倾听着每一个竞争对手的发言,眼神专注,时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关键信息,心中暗自比较。
有的团队方案确实新颖独特,充满创意,可在产品质量这一关键环节上,通过对方展示的样本和数据,宋向阳敏锐地察觉到似乎有所欠缺。
有的团队生产能力极为强大,相关数据和案例展示得令人咋舌,然而提及价格时,却远远超出了新县城建设方的预期范围,这无疑是一个致命的弱点。
终于,轮到宋向阳的团队上台了。
他稳步迈向台前,步伐坚定有力,脊背挺直如松。
先是礼貌地向台下评委和众人微微鞠躬,而后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且自信地介绍起瓦厂的发展历程。
从最初的艰难起步,在简陋的工棚里摸索烧制瓦片的方法,到逐步发展壮大,成功聘请经验丰富的师傅,对窑炉进行技术升级,每一个阶段都饱含着他们的心血与汗水。
接着,他详细阐述了此次参与招标的产品优势,从原材料的精心挑选,到独特的制作工艺,再到严格的质量检测环节,无一不彰显着产品的卓越品质。
周德全紧跟其后,上前一步,补充介绍了技术升级后的窑炉情况。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中的指示棒指向窑炉的示意图,详细讲解着每一处改进的地方,以及这些改进如何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他的话语专业且生动,时不时穿插一些实际操作中的案例,让台下的人听得津津有味。
刘开富也不甘示弱,迅速展示出瓦厂的生产能力和交货保障方案。
他展开一张巨大的生产进度表,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各个环节的时间节点和负责人,清晰明了地呈现出瓦厂强大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按时交货的坚定信心。
林香则负责展示产品样本,她双手轻轻捧起那色泽均匀、质地坚固的瓦片,在会议室中缓缓走动,让每一位评委和竞标者都能近距离观察。
瓦片在灯光的映照下,散发着一种质朴而又迷人的光泽,引得众人纷纷投来赞叹的目光。
然而,就在宋向阳他们介绍完毕,准备接受评委提问的关键时刻,一位竞争对手像是早就蓄势待发一般,猛地站起身来。
此人身材高大,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脸上带着一丝傲慢的神情,他满脸质疑地大声说道:“你们的产品确实看起来不错,但据我们多方了解,你们瓦厂规模并不大,如何保证能够按时完成如此大规模的供货?这可不是一笔小订单,关乎新县城建设的进度,一旦延误,后果不堪设想。”
此言一出,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众人的目光纷纷聚焦在宋向阳一行人身上,眼神中充满了疑虑。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