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朱砂小说网>美文同人>重回1983年> 第125章 家庭会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5章 家庭会议(1 / 2)

不过,母亲和姐姐们对于宋向阳这阵子对林香的态度,心里都跟明镜似的,基本能看出个中端倪,所以大家神情上都表现得极为自然。

尤其是母亲,对林香格外热情,又是满脸笑容地递茶,又是殷切地递上橘子。

瞧见林香穿着有些单薄,更是关切地嘘寒问暖,那热络的模样,仿佛林香已经是家里的一份子。

而林香面对这份热情,却显得有些拘谨,微微红着脸,不时轻轻抿着嘴唇,双手不自觉地交叠放在膝盖上。

宋向阳跟她解释说这是瓦厂资金上的重大事情,由于她身兼会计和出纳两职,有必要参与到这场重要的会议中来。

理由说得冠冕堂皇,林香自然不好拒绝。

但为了避免林香太过尴尬,宋向阳一坐下就早早开启了话题:“咱们瓦厂现在已经算是打出名头了,乡里都有人瞅见这是个好营生,开始学着我们筹备瓦厂了。不过我倒不担心,咱们的瓦质量过硬,销路也越来越广,一时半会儿,旁人还真没法跟我们比。”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看了看手中的笔记本,继续说道:“不过,今天我要说的是另外一件事,我打算种平菇。”

在场的人里,只有林香知道宋向阳有这个想法,上次两人去铜锣县的时候,就已经就这个话题聊了不少。

而母亲和姐姐们则满脸疑惑,三姐一脸茫然,忍不住问道:“平菇是个啥东西?”

“平菇是蘑菇的一种,跟咱们山里的白色鸡枞有点像,就是伞棚的颜色稍微灰一点。”宋向阳耐心解释道。

“那东西能种吗?”母亲在山里见过不少蘑菇,可一直生活在清水村的她,对很多新鲜事物都闻所未闻,满脸都是怀疑和好奇。

“能种!”宋向阳语气笃定,“我上次拿回来的那香菇就是种出来的。”

“你为啥不种香菇,偏要种……种平菇呢?”二姐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香菇的培植技术相对复杂些,价格也高不少,销路不太好打开。平菇就不一样了,培育没那么复杂,产量还高,普通人家也消费得起。”宋向阳不紧不慢地耐心解释,眼神里透着对这个项目的信心。

“你怎么想法一个接一个,我们这阵子还忙着收春笋呢,你哪有精力再去种蘑菇?再说了,我们连平菇长啥样都不知道。”三姐这阵子忙得晕头转向,除了在瓦厂帮忙,还收了不少春笋,时不时要去晒谷地监督工人干活。

瓦厂账面上的事情大多都交给林香在管了,她也只是偶尔大致看看。

“春笋的生意也就这一阵子忙活,等收完春笋,后面这一年都做不了了,得等到来年。”宋向阳耐心回应道。

“那你说说,这平菇到底怎么种?”三姐追问道。

宋向阳便从场地、原料、菌种、培育、成本等各个方面,仔仔细细、一五一十地跟众人讲了好一阵子。

他讲得绘声绘色,把每个环节的要点和注意事项都详细阐述,听得众人目瞪口呆。

“这就是你说的没那么复杂?”三姐听完宋向阳说的那些步骤,只觉得脑袋嗡嗡的,忍不住咋舌道。

“哎呀,就是听起来复杂些,实际操作起来没那么麻烦,主要是把控好环境,还有做好虫害防治。只要这两方面做好了,产量应该没啥大问题。”宋向阳笑着回应,试图打消大家的顾虑。

紧接着,他又把之前自己算的一笔账说给众人听。

“五六千斤?”三姐瞪大了眼睛,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仿佛听到了天方夜谭。

“这还只是一季的产量,一年能种个三季左右。”宋向阳笑着补充道。

“放在铜锣县能卖上一块多一斤,但那都是散卖的价格,咱们这么大的量只能走批发价,怎么也得有个六七毛,你们算算,一季能收多少钱?”宋向阳看向三姐,三姐在瓦厂干了许久,成天和数字打交道,对算数已经十分敏感。

果然,没过一会儿,三姐就惊讶地叫出声:“一季就有三四千块钱?”

“这只是理想的估算,毕竟还涉及产量和销路的问题。”宋向阳说得很保守。

毕竟,他只是了解技术和流程,还没有实际种过,产量能否达到预期,他心里也没底。

而且这么大的量,目前他只觉得铜锣县是个比较大的销路,还得等这次送完春笋后再去考察考察才能确定。

“这可不比谷子,几千斤能卖得掉?”母亲满脸担忧,眉头紧紧皱成一个“川”字。

“薄利多销呗。这东西算是比较新鲜的食材,想来大家还是喜欢的,之前大多是从外地进的,价格贵了些。咱们降降价,让大家消费得起,销路应该不愁。”宋向阳满怀信心地说道。

“我在县里的农贸市场见过,一摆出来就被抢光了,价钱还不低。我们林场的人除了青菜和肉食,大部分时候吃的都是木耳和海带,要是有这新鲜蘑菇,光林场那里就能有不少人买。”林香适时地补充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