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拂女当着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面,提出了中秋节让李承乾和苏婉完婚的建议。
可是,穿越过来的李承乾心里发虚,他是觉得自己是一名穿越者,如果与苏婉成了亲,将来再要穿越回去岂不是麻烦?
难道说自己真的要在大唐当一辈子太子嘛?
相对来说,他还是比较喜欢前世的那种躺在床上,没事拿个手机,连上无线网,刷刷小姐姐视频的那种生活。
再说了,自己刚行完冠礼,还太年轻了,他也不希望有人管着自己。
因此,他不想那么早就成亲。
苏婉气得掐了一下李承乾的大腿,直把李承乾疼得龇牙咧嘴。
长孙皇后说:“承乾,你们俩已经订了婚,如果成亲的话,也行。”
李承乾说:“父皇,母后,儿臣觉得自己读的书太少了,还要加强学习啊。
尤其是,最近,成立了崇文馆,儿臣感觉到自己知识浅薄,懂的东西太少了。
起码来说,我得把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的书读个差不多。
再建立一些功名。
到那时,年龄稍大一些,再成亲,也不为迟晚。
长孙皇后听了之后,目光投向了苏婉,问道:“婉儿,你的意思呢?”
苏婉心想既然李承乾不愿意成亲,那么,总不能逼着他成亲吧。
难道说他在外面有别的女人吗?
好像也不太可能,之前的倭奴国的药师惠子,高昌的麹智丽等虽然对你纯情有益,但是,李承乾对她们似乎没有那种意思。
于是,她说道:“既然殿下想静下心来,好好读书,婉儿,也觉得他这个主意不错。
所以,尊重他的意愿。”
长孙皇后笑了:“婉儿,你可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我听说你能够把《韩非子》倒背如流,你的记忆力特别好!
你读的书比起承乾来,也是不少啊。”
“皇后,你过奖了,”苏婉说到这里,顿了顿,用一种崇拜的眼神看着李承乾,“别看殿下年轻,袋瓜子也不大,可是他的脑袋里装的东西可不少。
最近,我们超市里面卖得比较火的几本书,像什么《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演义》《儒林外史》《红与黑》《简爱》《茶花女》
还有最近太子写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神雕侠侣》《楚留香传奇》《小李飞刀》《天涯明月刀》《陆小凤传奇》等,都是太子写的。”
长孙皇后听了之后,和李世民对看了一眼。
在这些书籍当中,她非常偏爱那本《红楼梦》,也一直在追,觉得写得太好了。
长孙皇后,看向了李承乾问道:“承乾,你所写的这些书,既不是四书五经,也不是诸子百家。
你都是跟谁学的?”
李承乾心想,孤哪里能记得住这些呢?
这些都是模拟器上面有的,孤不过是照抄罢了。
但是,在这种场合,他也不方便向众人说这些:“哦,回母后的话。
儿臣有时会做梦,然后,等到儿臣醒来时,儿臣便把那个梦记录了下来,再融合一些自己的一些想法在里面。
就成了一本新书。”
在场的众人听了,无不好奇。
众人都用一种怀疑的眼光看着李承乾,心想李承乾说的话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人还能在梦中写书吗?这可真是不可思议,闻所未闻。
但是,在那种场合下,众人也不必戳穿李承乾的谎言。
长孙皇后说:“像《诗经》《春秋》《论语》等儒家著作,你还是要好好地研读的。”
“儿臣谨遵母后的旨意。”
李世民的神情又恢复如常了:“《韩非子》那本书的确很好。
只可惜有的人只读懂了皮毛,并没有真正地领会那本书的精髓。
朕听说原党项的拓跋赤辞对那本书情有独钟,情愿用三座城换那本书。”
苏婉嫣然一笑:“陛下,你说对了。
那一次,我们前往党项去招降他们,我们被他们发奇兵包围了。
听说,拓跋赤辞致辞对那本书情有独钟,于是,我并把那本书给背了出来,连夜让雪儿写好。
第二天送给了他,果然,他的态度有了极大的转变。
正因为这本书,我们才得以顺利地招降党项。”
李世民点了点头,神情凝重地说道:“在这里,你们也看到了一本书的巨大威力。
一本书相当于数万兵马啊,即使我们派过去数万人马,也未必能把党项拿得下来啊。
看来,拓跋赤辞对于我们的中原文化非常感兴趣,只可惜他没有真正地吃透那本书。
他得到那本书太晚了。
否则,他也不会轻易被咱们招降的。
承乾,你的心肠太软了些。
成大事的人当断则断,你要牢记自己的身份和使命,你不仅仅代表你个人,你还代表整个大唐。
所以,朕并不反对你去阅读法家的经典著作,比如,《商君书》《韩非子》。
当年,有一次汉宣帝刘询和太子刘奭在饭桌上讨论治国的问题时,刘奭抱怨汉宣帝的刑罚太重,建议汉宣帝多使用一些儒生治国。
汉宣帝说,我们汉家是霸道和王道并用,怎么能专用儒家的那一套呢?
而且,那些儒生往往太过迂腐,做文章,咬文嚼字行,但是,并不懂得怎样去治国。
所以,不能重用他们。
他让刘奭多多地学习法家的思想,可是,刘奭却根本听不进去。
所以,汉宣帝发出了感慨,乱我家者,必太子也。
后来,事实验证了汉宣帝所说的话。
所以,正要求你认真地学习《韩非子》和《商君书》,将来做一名优秀的帝王。”
众人一听都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很明确,他是很欣赏汉宣帝那一套做法的,以霸道和王道并用,治理天下。
在这一点上,李世民的治国理念和汉武帝也有相同之处。
汉武帝一辈子加强中央集权,他利用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奴役人们的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上,他骨子里用的还是法家那一套。
排除异己,打击敌人毫不手软。
在汉武帝一朝,十三个丞相大部分都被他杀了,或者是自杀了。
汉武帝的理性和冷酷,不是一般的帝王能做到的。
再比如,在他晚年遇到了钩弋夫人,两个人一见钟情。
在他62岁时,钩弋夫人为他生下了刘弗陵。
可是,当他准备立刘弗陵为太子时,他考虑到钩弋夫人还很年轻,主幼而母壮,将来极有可能重演吕后时的悲剧。
当初,汉惠帝刘盈继位时,吕后正当壮年。
所以,刘盈根本做不了主。
所有的国家大事都由吕后说了算。
吕后把吕氏一族很多人封为王,违背了汉高祖当年的白马之约,差一点儿颠覆了刘家的江山。
所以,汉武帝一边立刘弗陵为太子,一边下旨将钩弋夫人给杀了。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难道说,他一点也不喜欢钩弋夫人吗?
只是汉武帝更加冷酷、理性。
为了刘家的江山能够传承下去,他也就顾不得那么许多了。
李世民今天和李承乾所说的这一番话,用意颇深啊。
李承乾站起身来说:“父皇,儿臣遵旨。”
其实,在李承乾的心里,也很抵触法家的那一套,严刑峻法,动辄杀人!
但是,李承乾和刘奭不一样,他觉得没必要当众顶撞他的父皇。
而且,李承乾作为一名穿越者,他知道大唐的国运还是不错的,在不久的将来,将会迎来开元盛世。
就在此时,常何慌慌张张地从殿门外走了进来,跪伏在地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其实,常何想不明白,陛下此时怎么会有心情在这里饮酒作乐。
“常何,你起来说话。”李世民声音平静。
“谢万岁!”
常何站起身来,左右看了看。
他一下子看到了虬髯客。
他心想此人好像挺面熟。
他不就是高阳公主所描述的那个虬髯大汉吗?
怎么,他却成了皇上的座上客?
而且,高阳公主也在现场,好像对他也没什么意见。
更奇怪的是,虬髯客居然和一品夫人坐在一起。
一品夫人不是应该和李靖坐在一起吗?
常何也是一脸的懵逼。
常何再次施礼:“陛下,一天的时间过去了,昨天晚上,我离开这里之后,回去立即调集了五千军队在长安城中进行地毯式的搜捕。
遗憾的是,那个虬髯大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搜查出来,不过,我在……。”
常何还要继续往下说,李世民把手一挥,道:“你不必再往下说了,你们辛苦了。”
虬髯客听常何那么一说,心里也有气,心想就是你常何害得我在酒水里泡了半天,差点没把我给憋死。
虬髯客把胸脯一拔:“常将军,你要找的那位虬髯大汉就是我呀。”
常何一听,心想果然是你!
他用右手握住刀柄,厉声问道:“你此话当真?”
虬髯客哈哈一笑,道:“这种事,我还能和你开玩笑吗?”
“嗯,既然如此,就请你束手就擒吧!”
常何说着,拉开了架势,就要和虬髯客决斗!
李承乾一看,心想这常何果然是个棒槌,都不知道他是怎么样当上禁军统领的,在这种场合下,还能舞刀动枪吗?
李承乾赶紧站起身来,到了常何的面前,用手按住了他的右手,以目示意,又摇了摇头,那意思是让他不要拔刀。
因为李承乾心里明白,常何的刀再好,也比不上虬髯客的屠龙宝刀。
常何问道:“殿下,你这是何意?
既然他已经承认他就是进入高阳公主房间的那个人,我怎么能放了他呢?”
李承乾真想踹他一脚,心想在这种情况下,我怎么和你解释才好呢?
李世民轻轻地咳嗽了一声,然后对常何说:“不必搜捕了,你们可以把长安城门打开了,但是,进出的人还是要严格审查的。
若发现有可疑的人立即逮捕。”
常何本来是想向李世民报告,他在李靖府上搜捕时,发现了一个可疑的人,躲在酒篓里面,极有可能是那虬髯大汉。
但是,碍于李靖和红拂女的情面却不敢下手,所以,前来报告,并请示下一步的行动。
不承想虬髯客和红拂女都在座。
“末将遵旨!”常何见李世民发话了,不敢再说别的。
常何狠狠地瞪了虬髯客一眼,然后,转身离去了!
等到常何走了之后,众人接着喝酒。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