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殿。
李世民坐在文案内,正在阅览奏章,魏征侍立在一旁。
突然,李世民站起身来,用手在文案上一拍,怒道:“反了,真是反了!”
魏征也是吓了一跳,因为他从未见过李世民发这么大的火,赶紧劝说道:“陛下请息怒,发生了什么事?”
李世民把手里的那份奏章递给了魏征。
魏征接过来一看,见上面大致的意思是说,焉耆和西突厥、龟兹联合侵犯大唐的敦煌,并且屠了一座城,斩杀当地的百姓数千人,掳掠各种牛、马、羊等牲畜无数。
魏征看了之后,也是吃了一惊。
“陛下,看来焉耆图谋不轨呀。”
“朕对他们一忍再忍,一让再让!
焉耆不到我们长安来朝贡,朕还没有问他们的罪,他们竟然敢侵犯敦煌。
如果他们继续东进的话,岂不是要打到长安来了吗?
你说,那些西域诸国到底是什么意思?”
魏征想了想,手捻须髯,缓缓道:“这事也不奇怪呀。”
“此话怎讲?”
“去年,我们消灭了东突厥,这本来就不是一件小事儿,也不仅仅是消灭东突厥一个国家的事儿,这对整个西域来说,震动都非常大。
这就好比敲山震虎,西域诸国也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呀。
今年,我们先是招降了党项,把党项改为羁縻州,拓跋赤辞和其他七部首领臣服于大唐;
紧接着我们又兴兵十万灭了吐谷浑,这么一来,就会使得西域诸国心惊胆寒。
他们也要考虑自身的生存和安全问题呀。
所以,他们就会自觉地联合起来对付我们大唐,而且焉耆和西突厥联了姻,这么一来,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更加巩固了。”
李世民听了之后,眼望着西方点了点头,道:“爱卿,你说的是。
朕并非喜欢打仗,可是,你是知道的,东突厥屡次率兵南下,已经打到了马邑、并州等地,朕不得不给予还击。
吐谷浑伏允可汗,指使天柱王等人率兵侵犯我大唐的边境达多达20余次。
朕都不予计较,遣使和他们修好,并且把他们一百多名俘虏送了回去。
他们却认为朕软弱可欺,不把咱们大唐放在眼里,是可忍,孰不可忍?朕迫不得已才兴兵讨伐吐谷浑。”
“陛下,也正因为这件事,西域诸国惶恐不安,因为当初越王率兵讨伐的时候,西域诸国是派兵增援吐谷浑的。
他们害怕咱们大唐找他们算账,所以,才会联姻,以此来巩固联盟。”
李世民眼望着西方,神情凝重:“爱卿,你认为此事当如何处置好呢?”
魏征不急不忙:“当初,匈奴侵犯汉朝的时候,汉武帝为了打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寻找大月氏。
汉武帝为什么这么做呢?
因为匈奴曾经击杀了大月氏的国王,并且把大月氏国王的头颅砍下来,做成了酒樽,从此,两国结下了不解之仇。
所以,汉武帝就想着,找到大月氏,然后和他们联合起来共同夹击匈奴,这样一来,汉朝的胜算就更大了。
不巧的是,张骞路过匈奴王庭时,却被扣押在匈奴十几年。
后来,张骞终于得到了一个机会逃脱了。
可是,当他到达大月氏时,大月氏人的思想已经改变了。
因为那时他们已经生活得很好了,忘记了仇恨。
大月氏的首领们在一起开了一个会,最终,放弃了复仇。
虽然张骞联合大月氏对抗匈奴的初衷没有实现,却开辟了丝绸之路,使汉朝的疆域向西域的方向又拓展了许多。
有鉴于此,我们不妨也联合西域的某个国家,共同对抗焉耆。
如果此计划成功了,西域诸国就会减少一个盟友,而我们大唐则会增加一份力量,我们的胜算就更大了。”
李世民听了之后,微微颔首:“你觉得咱们联合哪个国家比较好呢?”
“想当年,高昌是投降了隋朝廷的。
如今,他们对大唐的态度也不甚明朗,我们可以想办法争取过来。”
“爱卿,言之有理。”
李世民对贴身太监王德说:“去把李承乾给朕叫来!”
“诺!”王德答应了一声,转身出去了。
时间不长,李承乾来了,跪伏于地,口称:“父皇!”
“起来吧!”
“诺!”
李承乾起身之后,又向魏征行了师礼。
魏征以礼相还。
李世民见李承乾的脚疾已经康复了,心里感到很是安慰。
他详细地询问了李承乾治愈脚疾的经过。
李承乾便把巧遇孙思邈的经过讲述了一遍。
李世民和魏征听了之后也是惊叹不已。
李世民道:“你是说你和苏婉骑着一只大鸟飞到了蓬莱仙岛。”
“是的,父皇!”
“那只神鸟何在呀?”
“回父皇的话,它的行踪不确定,有时候在人头山上,有时候在蓬莱仙岛,偶尔也会飞到东宫来。”
“下次,如果无敌大将军再到东宫来的话,得让朕见见。”
“诺!”李承乾心想原来父皇也是个很有好奇心的人啊。
李世民长叹了一声,道:“想当年秦始皇的愿望就是到蓬莱仙岛去看一看,和神仙在一起交游。
但是,他一辈子都没有实现这个愿望啊!”
魏征说:“陛下,这世上哪里有神仙呢?
那些不过都是传说。”
“孙思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啊。
朕曾经多次请他入朝为官,打算任命他为谏议大夫、博士,他都不愿意,竟然躲到了万里之外,还带走了像卢照邻那么有学问的人。
看来,朕还是有失德之处啊,要不然那些有本事的人为什么不愿意到朝廷来为官呢?”
李承乾说:“父皇不必过于自责。
孙思邈主要是受庄子的思想影响太大了。
他认为当官就是一种束缚,就会失去自由。
他追求的是一种道法自然的自由生活!
官场不太适合他。”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