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要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种树。
这个几十年代的口号影响了东方无数人。
因为环境和资源问题,东方必须要把这些口号喊出来。
随着东方科技强盛,解决老鹰问题,外部威胁暂时消停,各方势力以东方马首是瞻,大秦计划稳定推广。大自然的灾害问题,也被摆上东方的餐桌。
人类有历史记录以来,就是和自然灾害相互斗争。
无数王朝也是因为自然灾害和人祸,导致王朝覆灭。
最近的有明朝,远的有元朝等朝代,古代蒙古草原人口增长幅度更是和灾害息息相关……
随着工业化进展加速,全球碳排放量达到峰值,进而影响地球大气环境的变化。曾经干旱的地区可能会频繁出现洪涝,曾经的雨林可能会出现火灾。
自然灾害越来越密集。
如果不解决这些自然灾害,未来它们必定会影响地球人类。
根据最近五年来统计,每年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经济损失已经高达万亿规模了。
其中东方每年因为自然灾害对民众和东方造成的损失高达1500亿。
这还只是自然灾害直接造成的损失,相对基础建设,各类成本损失更是不计其数。
也许很多人会说核聚变都出来了,直接停止世界传统能源不就行了!
虽然科技发展,工业强大了,碳排放量将会得到迅速减少。
但全球变暖的影响改变需要时间。
现在怎么说呢?
东方自然希望大家搞绿色环保的核聚变项目。
但人心复杂啊!
其他势力因为各种原因不想只让核聚变一家独大,不想让自家命脉被东方完全掌控。
东方的低廉电力输出系统最多在东南亚一带运行。
如新型的拉美市场、欧联邦市场跟非洲市场因为距离问题,他们直接搞挂门那一套。
很多地方暂时只建设火电、水电项目。
东方是制度的制定者,倡议者。一些行动必定会受到核心理念限制,不能用枪让别人关火,强迫他人主动降低碳排放,最少需要给他们建设核聚变项目吧?
你建设核聚变项目就会容易让核聚变扩散。
东方并不介意核聚变扩散,但是需要有计划扩散。
因为全球大基建,工业生产和基础建设对能源的消耗极多,人类的工业生产活动产生了更多的碳排放量。
这进而导致地球环境更加糟糕!
东方今年从六月份开始就发生了几次洪水问题。北方也有干旱现象!
即便东方可以依托核聚变能源建设的超级蔬果工厂,将旱涝问题减少到最低。也无法阻止今年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工业损失。
海外自然灾害更多的。
澳洲那边今年又冒出来更加猛烈的山火,虽然他们的科学家一直说是因为纵火鹰(澳洲特有的纵火黑鸢,纵火啸鸢,一种学会了放火捕猎的猛禽)捕猎导致的山火,但是他们救火无力是公认的事实。
除了山火频发,其他地方的地震频繁,因为气候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还有美洲常见的龙卷风,分家的三哥那边的高温炽热跟山洪更是密集频发。
这些地质灾害和各种灾害造成的问题已经深刻影响人类生活。
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了人类必需的事情。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而地球的地质灾害更是人类必须要克服的困难。
如果连地球的自然灾害都无法解决,人类到了海外也要遭受无数的苦头。
陈牧待在老丈人家跟郑梓妍说解决自然灾害,自然不是口出狂言,而是东方真的需要研究出使用科技伟力,改造地球环境的技术了。
自然灾害里面,地震是因为地壳板块运动导致的,这个问题科学界已经有了不错的应对方案。
但是这种方案只是能提前几个小时,或者多久检测到地震问题。无法更快地速度测算出来。
而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对地球大陆板块模拟演算有了解,还需要对太阳引力,潮汐波动,还有地月引力跟宇宙引力有诸多了解才行。
或许很多人都会懵逼,为什么地球的地震灾害跟庞大的宇宙有关系。
这就是一个非常宏大的问题了。
不过可以做个比喻,把地区当成宇宙的细胞,自身按照固定轨道运转,但是因为宇宙其他地方发生问题,产生的波动会影响地球这个微小细胞的变化。
这种变化在地球看来就像是腾挪转身一般,但是对于人类而言几乎是灭顶之灾。
当然,真发生那样的事情估计是四周超新星爆发,或者黑洞产生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了。
地震预警,甚至完全检测和预防对于陈牧的战锤科技来说是一个大的工程。
人类需要对宇宙科学和地球地质科学了解加深到一定程度,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陈牧只是想要解决火灾和洪水问题。
他对这个的关注度并不高,就是准备联合官方投资几百亿,然后根据地球板块运转,建设可以提前预警全地球地震的探测装置。依托高效率的量子计算机,模拟地球大陆板块移动会在什么时候出现问题。
这个方案耗资巨大,效果不俗。陈牧准备委托东方的地质大学,开展这个方面的研究工作。自己不会过多地研究这个!
地震是最难解决,而洪水和火灾却有很多方案可以选择。
甚至当前人类看上去无法解决的火灾跟洪水问题,陈牧有根治方案跟治标方案。
根治方案耗资巨大,需要消耗的资源极多,且需要搞定不少科技树,还需要对地球进行大气环境和人员流动与工业生产有足够多的了解。
这个方案不容易实施,陈牧准备先从简单地治标开始。
众所周知,火焰的本质是放热反应中反应区周边空气分子加热而高速运动,从而发光发热的现象。
最简单粗暴,最没有技术含量的自然就是直接用水来灭火了。
雨水灭火的方案有很多,有高大上的大气雨水收集调控,地面海洋水源吸收淡化灭火。
从海洋收取水源跟淡化简单,但要从大气中收集雨水就需要加强飞机结构,还需要对飞机重新设计,耗时太长了。
不过可以依靠现在的技术,改造一些几千吨到几万吨级别的收水飞机,然后直接飞向火源地带进行灭火。
之前就有灭火飞机,不过飞机一次携带的水源有限,不过几吨到几十吨位的水。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