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朱砂小说网>美文同人>年代:发家从五亩水洼地开始> 第212章 贪多嚼不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2章 贪多嚼不烂(1 / 2)

哗---

沈青铲起‘半掀’豆粒,猛的朝北边抛洒,豆粒脱离木掀,散成了扇形。

在风力和重力的作用下,质重物,下落至晒布上,质轻物,随风向东飘个3~5米,再缓缓落到地上。

沈青扫了一眼落下来的豆粒,除几个碎泥块外,再没有旁的杂质了。

泥块,后期晾晒豆粒时,慢慢挑拣出去就行。

接着,沈青又铲起满当当‘一掀’大豆,用力向北边抛洒。

这一回他失策了。

豆粒太多了,挡风不说,下落速度快,还将一些未来得及飘走的荚壳、豆叶,压到了晒布上。

嘚,贪多嚼不烂。

沈青将落下来的豆粒,连同杂质一起铲回豆堆,本分的走‘半掀扬豆’的法子。

哗!啪!

哗,源于大豆被铲起,啪,源于豆粒砸落在布上。

在阵阵‘哗啪’声中,南边的豆堆渐渐变矮小,北边的晒布上,豆堆渐渐隆起外扩,东边的地上,多了一薄层荚壳碎。

良久!

沈小花扫净院落,将掺有泥土的豆粒,铲进藤篓内。

还和点麸子,喂完兔和鸡,方走进厨房,着手做晚饭。

……

当夜幕降临,烟囱炊烟渐消,院落弥漫起饭香味时,沈青脚下的晒布,终于被腾空了,北边的晒布上,却多了一土丘样的豆堆。

他寻一把笤帚,扫除积在豆堆边缘的荚壳。

“哥,晚饭做好了,你歇一会吧,洗手吃饭,吃完再干。”

沈小花跑过来叫人吃饭,目光却被豆堆吸引,她捧起一些豆粒细嗅。

“唔,好香,搓着硬硬的,很舒服,真想...躺在上面打滚,嘿嘿。”

有人践行了她的想法,比如...躺在豆堆背面,时而打滚,时而蹬后腿,时而抱尾巴狂咬的小狸。

沈青原本不同意小狸爬豆堆疯玩,但它叼着一撮毛,喵呜控诉着。

沈青自知理亏,便准许上跳上豆堆。

“哥,豆堆,跟个超大号圆锥似的,这...得有多少斤豆子啊?”

“嗯---”

沈青面上不显,心中算盘打得飞快。

豆子密度小于水,约为0.69克每毫升,也就是说,一立方米的大豆,约有约有690公斤大豆。

刚才,车框和木板围成的区域,长约1.5米,宽约0.65米,高约0.3米。

一合计,1.5×0.65×0.3≈0.29立方米,能装400斤大豆。

一车半,也就是600斤豆子。

“约有600斤出头吧。”

一亩多点的地,收获600斤大豆,放到前世,也算是高产了,多亏了异能帮衬。

“哇~”

沈小花瞳孔微睁,激动不已。

“600斤!!!能榨多少豆油?能挤多少蛋白肉?能卖多少钱呐?”

“你想多了。”沈青摇头一笑,“交完公粮,就剩100多斤了,留个20来斤磨豆浆喝,余下的全榨成豆油,蛋白肉...到时候买一点吧。”

沈青偏爱猪油,拿它炒菜嘎嘎香,但猪油有一特性,冬天气温低,其会凝结成固体。

固体猪油,炒菜还行,拌凉菜会发黏,炸东西更不成了。

炸货一旦变凉,外皮就又软又腻,吃着...跟生嚼猪油一样。

然而,冬天冷风呼啸,人又需要进食高热量的,来抵御寒冷,时令蔬菜又没有夏季丰富,就得靠炸货来补缺。

当然,有条件的,可整点炸货,没条件的,先紧着填饱肚子。

沈青榨油,就是奔着‘炸东西’去的,榨油的残渣豆饼,可用来喂黑鱼。

沈小花抿了抿嘴,“忙活了那么久,只落100多斤大豆啊?”

下巴微垂,蹙眉抿嘴,眼睛水汪汪的,一幅小可怜样,沈青手心发痒,特想揉揉她的脑袋。

不过,手伸到一半,就又缩回去了,概因手心脏得像挖了煤一样。

“嗐,承包的地,可不得付点东西嘛。

500斤大豆,是五亩地的公粮,之后收的高粱、菱角、黑鱼,就全落自己兜了。

想象一下,放学回来,桌上摆了一大碗高粱糍粑,一大笸箩煮菱角,一大盆炸黑鱼,你高不高兴?”

“高兴。”

沈小花一想起外酥里嫩的炸鱼,‘心’就像长了翅膀似的,欢快的不行。

“哥,走,洗手吃饭。”

沈小花拽着亲哥来到水井旁,她抬动长柄,咕叽,压出清水来,沈青捧水洗净脸和脖颈。

随后,兄妹俩走进堂屋。

饭菜早已摆到桌上,红薯片、炒面粉、番茄炒蛋,和中午的剩菜。

虽然简单,但却色香味俱全,红薯软糯,炒面粉焦香,番茄炒蛋酸咸浓郁……

饭罢,沈青烧了一锅开水,兑凉水分成两大盆。

一盆,端去西厢房,一盆,拿来自己用了。

忙碌一天,乏得不行。

洗完!

沈小花倒头就睡。

沈青将晒布对角相折,包裹住豆堆,并压上砖头,方抱着‘席筒’来到棚架。

他铺好床躺上去,边望满天繁星,边听‘句句’的虫鸣声。

静谧的乡村夜晚,是三大音乐家的打歌舞台,青蛙、螽斯、竹蛉。

‘句句’声,便是竹蛉整出来的。

竹蛉,别名中华树蟋,体长1.2~1.5厘米,纤细翠绿。

脑袋像螽斯,身子像小蚱蜢,鸣声清脆悠扬、句句,仿佛天然的节奏器,给人以舒缓、想放松的感觉。

句句---

沈青听着听着,渐渐睡着了。

小狸就不一样了,它越听越兴奋,旋转三角耳,利用耳毛间的细微震动差异,来辨别‘句句’声的来源地。

须臾,小狸出动了,它略过豆垛,来到一簇杂草旁。

一株狗尾巴草上,趴着一只小绿虫,其正边向上爬,边发出‘句句’声。

小狸瞳孔微张,向前一个猛扑,咬住了小绿虫。

然而,‘句句’声并未消失,概因周围不止这一只竹蛉。

咔滋---

小狸咀嚼着,末了,舍掉翅、爪、头,去寻下一只‘句句’了。

玩到后半夜,它才喝水、舔爪、洗脸,跳上床尾,缩成一团,呼呼大睡。

……

翌日,9月20号,晴!

天刚蒙蒙亮,沈青就起来忙活了。

寻一块大晒布,铺在‘厨房-堂屋-仓库’围成的区域,四角各压一块砖头。

抓起一藤篓,来到‘T’字路口。

扔掉砖头,展开晒布,放倒藤篓,一手握紧篓沿,一手摊开挥动小臂,将豆粒推进篓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