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黄肠题凑的主墓室外面会建立两道半米厚的夹墙,这两层夹墙中会填充上木碳粉以及青膏泥。
在地下长时间的重力以及潮湿水汽的作用下,这些物质会因为发生挤压、形变而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变得十分的坚硬且难以破坏。
而柏木中富含油脂,在底下时间长了这些油脂会自然分泌出来,然后将这些柏木条紧紧地粘黏在一起,于是这些柏木条再也没法抽出去。
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黄肠题凑就成为了盗墓贼最痛恨的一种下葬方式,因为太难盗了。
就拿着名的秦公一号大墓来说,使用了二百零二立方米的柏木,共计使用了一千多根千年树龄以上的古柏建立黄肠题凑的规制。
秦公一号大墓被发现的时候,总共发现了二百四十七个盗洞,但是只有寥寥几个打进了主墓室之中。
但是即便是这样,1986年发现秦公一号大墓的时候,里面还是出土了大量的文物。
而且秦公一号大墓发现的过程很有意思,当时有一群盗墓贼使用洛阳铲探洞,并且非常精准的直接打到了黄肠题凑上面。
在使用炸药的情况下,这群盗墓贼花了四天时间才破坏掉了一根黄肠题凑。
最后因为炸药发出的声音太大,被附近巡逻的警员发现了。
不过因为黄肠题凑所需要消耗的柏木过多,后来的皇室都扛不住了,所以在东汉时期就逐渐废弃了这种墓葬规制。
而且因为黄肠题凑墓葬的尊贵,周朝和汉朝的皇帝会在受尊敬的大臣死去之后奖励这种墓葬。
黄肠题凑这个词汇最早出现在《汉书霍光传》中。
【光薨....赐金钱‘缯絮’绣被百领,衣五十,璧珠玑玉衣,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
西汉权臣霍光死后,汉宣帝赏赐霍光使用黄肠题凑的葬制。
霍光是什么人,西汉汉昭帝和汉宣帝时期的两朝权臣,汉武帝的托孤重臣。
不过也幸好从东汉时期就开始逐渐废弃黄肠题凑这种葬制了,不然王修缘现在肯定头疼死。
而现在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将棺椁破开,取出里面的宝贝。
王修缘先将七尊价值连城的玻璃种翡翠玉俑收进玉佩空间之中,然后环顾主墓室内的情况。
发现主墓室中靠着最右侧的墙壁上摆着一个大架子。
大架子摆着四个檀木箱子,檀木箱上雕刻着南唐时期的神龙图案,雕工精细且十分的灵动。
虽然王修缘没有用透视异能查看里面装的什么东西,但是他很确定一点,那就是这间主墓室箱子里面放着的东西一定不简单。
因为李璟在每一间耳室和侧室里面都放满了各种贵重的陪葬品或者是大量的金银财宝。
能放进主墓室里面的一定是他生前最珍惜、最珍贵的东西。
王修缘走到架子前,掏出一块毛巾将檀木箱子上的灰尘拂去,然后小心翼翼的打开了箱子。
首先出现在王修缘眼前的是华夏天子最正式场合才会佩戴的十二冕旒冠。
十二冕旒冠下压着的是折叠的整整齐齐的龙袍。
这是一套明黄色的龙衮,采用的罗缎布料,布料的厚薄程度适中,使用桑蚕丝编织而成。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