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要一起来揭开一个超级神奇的穴位——太冲穴的神秘面纱!这个太冲穴啊,那可真是不得了,它就像是身体里的一个神奇魔法按钮,轻轻一按,就能解决好多健康问题呢!
太冲穴可是肝的“原穴”,能够直接连通肝的“元气”。“太”就是“大”的意思,“冲”呢,就是上冲、冲动。有意思的是,这个穴位正好能对付那些情绪容易冲动的人。您瞧瞧,肝、脾、肾的原穴都有一个“太”字,像脾的原穴叫太白,肾的原穴叫太溪。原穴直接连通元气,这些穴位对于调整脏腑功能的重要性那是不言而喻的。太冲穴堪称人体最重要的穴位之一,简直可以和足三里穴、涌泉穴相媲美,是养生的大法宝!
太冲穴归属于足厥阴肝经,作用那叫一个广泛,能够缓解和治疗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五官科、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外科疾病等等。
咱们先来找找太冲穴在身体里的位置。它位于足背侧,就在第一、二趾跖骨连接的部位中。您用手指沿着拇趾、次趾的夹缝向上移动按压,压到能感觉到动脉跳动的地方(也就是第1、2跖骨结合部之间的凹陷中),那就是太冲穴啦!
取穴的时候也不难。拇趾、次趾的夹缝向脚背方向移动二横指,就是太冲穴的位置。取太冲穴时,可以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
《快速取穴彩色图解》也能帮咱们找到它!坐位或仰卧位都可以。由第1、2趾间缝纹向足背上推,一直推到第1、2跖骨之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能感觉到有一个凹陷的地方,这就是太冲穴。
接下来,咱们讲讲太冲穴名字的有趣来历。太冲穴是个经穴名,出自《灵枢·本输》,属于足厥阴肝经。它还是输穴、肝经的原穴,别名又叫大冲穴。
先说“太冲穴”这个名字。“太”,就是大的意思。“冲”,是冲射的样子。这个穴名的意思是,肝经的水湿风气在这里向上冲行。本穴的物质是从行间穴传来的水湿风气,到了这里因为受热而胀散,化为急风冲散到穴外,所以就叫这个名字啦。“大冲”这个名字的意思和它差不多。
再说说“肝经俞穴”。“俞”,就是输的意思。本穴的物质是热胀的风气,在本穴是输出的状态,所以是肝经的俞穴。
还有哦,太冲穴属土。属土,指的是太冲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来的五行属性。本穴的物质是从行间穴传来的水湿之气,到了这里因为吸热而胀散,胀散的气性热燥,表现出脾气的燥热特性,所以它属土。
从穴位的意义来看,太冲穴就是肝经的水湿风气向上冲行的地方。气血特征是天部急行的风气,而且其性热燥。气血运行的规律是沿着肝经上传到中封穴。它的功能作用是燥湿生风。功效作用是回阳救逆、调经止淋。
太冲穴可是人体的消气穴呢!咱们都知道,足三里穴是人体养生保健的大穴,那这个保健大穴发挥作用的基础是什么呢?就是得先把身体里的脏东西、体内的浊气排出去,这样才能把好的东西补进来呀。要是直接补一些好的东西,那结果肯定是补不进去的。那又是谁把体内的脏东西排出去呢?就是太冲穴!因为肝就像是人体的排毒工厂。要想把体内的毒素排干净,要想清洁血液,首先就得把这个排毒工厂建设好。太冲穴是肝的原穴,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有的人经常头晕,有气无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到医院一检查,说是心脏供血不足,可是做心电图又没什么事儿,弄得自己一头雾水!这种情况其实就是肝功能衰弱,肝经对心脏的供血不足导致的。肝属木,心属火,木生火,所以木不足,火自然也不足啦!那该怎么办呢?这时候就得补肝,可肝又不受补,一补就上火,这说明肝需要调理,调理好了,就等于补了。那应该怎么补呢?答案很简单,不生气就行啦!中医讲“百病从气生”,那气从哪儿生呢?气从肝生。气大伤肝,百病从心生,要想去掉心病,就得去掉肝火,就得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谁能保证永远不生气呢?既然避免不了生气,那就得找个办法消气,气一出来,就得找个通道排出去,这时候就应该找我们自身的消气大穴——太冲穴。按摩太冲穴,气就像一阵风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啦!治疗疾病首先得知道病源是什么,既然百病从气生,那要治百病,首先就得消气,气消了,什么头痛、胃痛……也就慢慢地消失啦。
朱砂小说网